摘要:前一天还在机场笑着拍视频,第二天人就没了,甄志强把命留在了58岁。
前一天还在机场笑着拍视频,第二天人就没了,甄志强把命留在了58岁。
他最后一条画面里,背景是深圳宝安机场,穿一件浅灰卫衣,对着镜头挥手,说刚打完球,准备回香港陪老婆吃饭。
评论区全是“状态真好”“展昭不会老”。
二十小时后,妻子方心媛发文:他倒在球场边,没救回来。
死因简单到刺眼:高血压+剧烈运动诱发心梗。
医生早就警告,别拼杆数,别熬夜直播,他点头,转头照打不误。
五月住院那次,他发了一张输液照,配文“危险往往没有预警”,谁也没当真,以为只是明星卖惨。
如今再看,那就是遗言。
甄志强不是孤例。
过去十二个月,香港演艺圈走了十位老面孔,平均年龄63岁,比香港男性平均寿命低整整五年。
问题出在作息:拍戏到凌晨,收工去喝酒,第二天六点开工,循环三十年。
身体早就是赊账,只是账单在退休后才来收。
他1993年靠展昭爆红,TVB一天给三页纸,背完就拍,打戏亲自上。
拍《包青天》六个月,每天睡四小时,靠香烟和咖啡顶。
2009年离巢,以为解脱,结果自己开店更拼:凌晨两点还在厨房试酱料,第二天七点去市场挑海鲜。
短视频时代来了,又逼自己日更,说粉丝等不得。
高血压是那时候埋的。
2016年体检,血压160/100,医生开药,他吃两天嫌头晕就停。
朋友劝他戴个手环监测,他笑说大男人不搞这些。
去年开始,他直播时频繁擦汗,粉丝问是不是太热,他说打光太猛,其实是心绞痛前兆。
妻子后来回忆,夜里常听到他捶胸口,只当胃酸倒流,喝两口苏打水了事。
出事当天,他打了十八洞,成绩78杆,高兴得请球友吃烧腊。
回更衣室路上,他突然蹲下,说头晕,几秒就倒地。
救护车十分钟到,心电图已成直线。
医生宣布心梗那刻,妻子手里还拎着给他打包的叉烧包。
消息传出,全网炸锅。
有人贴出他五月住院照,圈出那句“危险往往没有预警”,配文:不是没预警,是他自己关机。
更多人开始翻自己体检报告,晒出血脂超标、血压临界,评论区一片“明天就去复查”。
抖音“高血压”关键词搜索量一天涨了三倍,运动手环销量翻了两番。
一个明星的猝死,成了普通人的体检催单。
甄志强走后第七天,妻子把他球杆挂进车库,贴了一张纸:想我就去散步,别打球。
她接受唯一采访,只说一句:他以为扛得住,其实是扛到没命。
话被截成短视频,播放破亿,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我们总把侥幸当幸运,把拖延当没事,把医嘱多此一举,把猝死当新闻,直到新闻变成身边人。
再不做血压管理,你会损失整个后半生。
不懂这招,下一个倒下的可能就是你。
明天就用这三句话:
1. 体检报告红字,三个月必须复查。
2. 医生让吃药,别自说自话停。
3. 夜睡超十二点,第二天不运动。
甄志强再也拍不了视频,但你还能给自己续命。
来源:宠物超人狗熊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