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10月29日,荷兰议会众议院选举落下帷幕,曾经主导联合政府的保守阵营意外落后,而此前一度边缘化的进步阵营竟以微弱优势领跑。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当地时间10月29日,荷兰议会众议院选举落下帷幕,曾经主导联合政府的保守阵营意外落后,而此前一度边缘化的进步阵营竟以微弱优势领跑。
这一结果不仅意味着反华首相的执政生涯即将落幕,让荷兰政坛迎来转折,但诡异的是,即便进步阵营暂时领先,外界却普遍质疑其能否顺利掌权。
这场选举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反转,领先者又为何可能赢了席位输了权力,保守阵营的落败,会不会成为中荷关系改善的信号?
今年6月,原主导联合政府的保守阵营以政策分歧为由,突然宣布退出执政联盟,这一决定直接导致荷兰陷入政治真空。
根据荷兰宪法规定,当政府无法正常运作时,必须提前举行大选,这便是此次选举提前启动的直接原因,保守阵营的退出本就引发民众不满,而其执政期间的政策弊端逐渐暴露。
并且该阵营长期秉持强硬的对外立场,不仅在国际援助议题上引发争议,在经贸合作中设置障碍,导致荷兰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出现裂痕,在这样的背景下,进步阵营的崛起显得顺理成章。
作为荷兰政坛的自由进步力量,该阵营此前曾因支持率低迷而处于边缘状态,但此次精准抓住了选民的核心诉求。
其聚焦民生议题的主张,恰好回应了民众对住房,医疗问题的关切,对多元社会的倡导,则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的支持。
荷兰广播节目公司公布的出口民调明确显示,进步阵营已在席位数量上实现对保守阵营的反超,成为此次选举的最大变数。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出口民调仅为初步参考,由于各阵营得票差距极小,最终结果仍需等待官方计票完成后才能确认。
即便进步阵营最终确认在众议院获得最多席位,其领导人也未必能顺利成为新的政府首脑,这与荷兰特殊的政治运作规则密切相关。
根据荷兰国会二院的制度设计,众议院共有固定席位,采用比例代表制产生,要单独组阁必须获得过半数席位。
进步阵营要组建新政府,必须联合其他多个阵营形成稳定的执政联盟,但从目前的格局来看,这一过程充满挑战。
出口民调显示,除了领先的进步阵营和保守阵营,还有多个中间阵营占据不少席位,其中包括长期主张经济自由与社会稳定平衡的传统保守阵营,聚焦环保与劳工议题的环保劳工阵营,以及维护传统与社会稳定的老牌中间阵营。
这些阵营的政策倾向各不相同,要在关键议题上达成共识并非易事,并且,进步阵营已明确表态,未来若主导组阁,将完全排除原保守阵营,这进一步压缩了组阁的选择空间。
荷兰组阁向来以复杂漫长著称,曾有过选举后数百天才成功组建政府的先例,甚至出现过因组阁失败而重新选举的情况。
因此,即便进步阵营在席位上领先,能否在后续的谈判中争取到足够多中间阵营的支持,仍是未知数。
这也解释了为何外界会发出赢了选举也当不了总理的质疑,中荷合作的新可能保守阵营的落败,不仅重塑荷兰国内政治格局,可能为中荷关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在欧盟内的重要贸易伙伴,荷兰近年来的对华政策始终受到外界关注,而原保守阵营主导下的一些举措,曾给双边合作带来阻碍。
典型的案例便是今年10月的安世半导体资产冻结事件,当时荷兰政府突然援引旧法冻结中资控股企业的资产,强行暂停相关运营,直接引发中荷企业业务切割。
这一举措不仅让荷兰企业遭受显著损失,导致欧洲汽车产业链面临断供风险,最终迫使荷兰经济大臣公开表态,希望与中国紧急谈判寻求解决方案。
这一事件充分说明,强硬的对华政策不符合荷兰的经济利益,中国外交部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荷双边贸易在经历短暂波动后,已呈现恢复增长的势头,这背后是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
进步阵营的政策倾向则为双边关系改善提供了空间,该阵营在竞选期间多次强调,要将资源优先用于解决国内民生问题,这意味着其对外政策可能是注重务实合作,而非意识形态对抗。
从荷兰的经济结构来看,其半导体,农业等产业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而中国既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也是关键的供应链环节。
荷兰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对华贸易在荷兰外贸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半导体领域,双方合作已形成深度绑定。
此外,进步阵营倡导的多元合作理念,与中国坚持的互利共赢原则存在契合点,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中荷在经贸,环保,科技等领域的合作需求日益凸显。
若进步阵营能成功组阁,其大概率会调整此前的强硬政策,推动中荷在半导体供应链,农产品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回归正轨。
但是中荷关系的改善仍需时间,新政府组建后,政策调整还需经历内部协商,程序审批等多个环节。
荷兰这场大选的结果,既是国内民众对民生诉求的集中回应,也是对激进对外政策的否定,保守阵营的落败已成定局,但进步阵营能否顺利掌权,仍取决于后续复杂的组阁谈判。
对于中荷关系而言,此次政治格局的变动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务实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也是符合双方利益的必然选择。
从目前的信号来看,无论最终哪个阵营主导新政府,都无法忽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难以承受合作破裂的代价,荷兰新政府的组建或许还需等待数月,但中荷关系向稳向好的大趋势已逐渐清晰。
信息来源: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