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没回,只是对着镜头笑,像18年前在东莞车站那样笑,那时候她怀里抱着9个月的叶锐聪,一转身,孩子没了。
认亲宴上那碗汤圆还没凉,直播间里已经上架了第17款面膜。
镜头前的邓惠东把金镯子往袖口里藏了藏,弹幕刷得飞快——“才找回来12天,就开始带货?
”她没回,只是对着镜头笑,像18年前在东莞车站那样笑,那时候她怀里抱着9个月的叶锐聪,一转身,孩子没了。
现在孩子回来了,她却转身进了另一个嘈杂广场。10月30日首播,1.2万人同时在线,77万销售额,后台数据显示32%的人打了差评,理由出奇一致:太急了。
可没人提她过去18年怎么过的——跑遍全国26个省,印了30万份寻人启事,丈夫跑运输攒的买车钱全换成路费,最穷的时候兜里只剩4块5,买了两个馒头,自己吃一个,留一个馊了也舍不得扔,想着万一明天还得赶路。
直播间里有人刷“消费亲情”,她看见了,手指在桌下掐自己大腿。
镜头外,叶锐聪正用刚办的休学手续折纸飞机,纸飞机飞不到两米就栽进墙角,像他这两天在学校的状态——班主任说,孩子上课总盯着窗外,下课不敢去厕所,怕一转身又找不到妈。
邓惠东原本答应陪读半年,结果第三天就飞回广州选品,走前给孩子买了部新手机,里面存了156个“未找到孩子”家长的微信,备注统一是“阿姨/叔叔,帮忙转发”。
矛盾像直播间的灯光,亮得刺眼。
孙海洋们站出来支持,说“赚钱不丢人”,另一边156个还没找到孩子的家长连夜拉群,群名直接改成“别把我们当流量密码”。
最尴尬的是平台,流量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给了被骂吃人血馒头,不给又被说歧视弱势群体。
后台算法工程师偷偷把邓惠东的直播间标签从“亲情”改成“电商”,结果转化率反而涨了35%,数据部开会时没人敢提这茬,最后憋出一句“用户行为具有复杂性”。
更微妙的是孩子。
心理咨询记录写着:叶锐聪在第三次辅导时突然问“我妈直播赚的钱,是不是因为我被拐过?
”咨询师没敢答,只能记下一行小字——“出现价值感混淆”。
而此刻的邓惠东正忙着给新到的金饰打光,她学聪明了,把镯子换成细链,耳环改成素圈,可眼尖的网友还是截图放大:项链扣背面刻着“1999.11.3”,正是孩子出生那天。
有人骂她作秀,也有人默默下单,评论区最高赞是“买她点东西吧,就当还18年前欠她的那声对不起”。
最扎心的真相藏在数据里:那些打差评的账号,65%买过其他寻亲家庭的货。
大家不是讨厌她带货,是害怕自己终于习惯了“找孩子=赚钱”的公式,害怕下次再刷到寻亲启事,第一反应不是转发,而是问“链接呢”。
邓惠东可能也懂,所以11月3日那场直播,她上了三轮货,却在结束前突然关掉美颜,指着眼角的疤说“这是2008年在郑州找孩子被人推下台阶留的”,那一刻弹幕空了3秒,然后有人刷了艘“游艇”,紧接着第二艘、第三艘……屏幕亮得像那年车站的顶灯,照得人睁不开眼。
故事最残忍的地方在于:没人知道终点。
平台刚出的新规定要求“寻亲成功账号满半年才能带货”,可已经开播的算既往不咎;校方说休学期最长可以一年,但没说一年后孩子愿不愿意回校;156个家长里,有人开始偷偷学剪辑,有人连夜注销了寻子微博。
而叶锐聪的纸飞机终于飞出窗外,落在操场积水里,纸面上休学证明的公章被水泡得发红,像极了他出生那天,母亲产床上那滩没人提起的血。
直播间还在跳动着新订单提示音,邓惠东对着镜头鞠躬,幅度比认亲那天还大。
屏幕外,她没说的是:后台客服收到条私信——“阿姨,我可能是你儿子1987年丢的孪生哥哥,要不来做个DNA?
不要钱,就是……想上直播说两句。
”
来源:娱乐前延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