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策反部队活捉老蒋,起义前夜万事俱备,却被亲表弟一句话出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1 17:12 1

摘要:1949年的上海,有人靠着向特务头子告密,换来了上校军衔和一箱子金条。

有时候,决定历史走向的不是千军万马,而是一句不经意的耳语。

1949年的上海,有人靠着向特务头子告密,换来了上校军衔和一箱子金条。

这笔交易的代价,是另一位国民党将军的人头,以及一座本可以完整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的城市。

这事得从头说起。

故事的主角,叫张权。

在国民党的军队里,张权这名字,当年是块响当当的招牌。

他的履历,搁现在看,那就是顶配版的精英。

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又公费去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这是当时军人能走的最高晋升路线。

关键他不是纸上谈兵的学院派,是正儿八经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

国民党军队里第一支像模像样的机械化炮兵部队,就是他一手拉扯起来的。

可以说,他懂现代战争,也敢玩命。

那个时候的国民党内部,乌烟瘴气,拉山头、搞派系、捞钱财,是公开的秘密。

张权偏偏是个异类,他不站队,不贪财,就认一个死理:军人天职是保家卫国。

这份干净,让他在那个大染缸里显得格格不入。

也正是这份干净,让他在日本留学时,就和后来的中共元老林伯渠成了忘年交。

这颗种子,那时候就埋下了。

等到抗战打完,蒋介石掉头就把枪口对准了共产党。

张权彻底寒了心。

他想不通,日本人赶跑了,为什么中国人还要打中国人?

在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上,他当着蒋介石的面,直愣愣地提出反对内战。

这一炮,把他自己送上了蒋介石的黑名单。

其实他的心,早就跑到了另一边。

早在1927年,他就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把被通缉的共产党师级干部周保中藏在家里,还凑钱送他去了安全的地方。

到了抗战时期的重庆,他成了曾家岩“周公馆”的常客,经常和周恩来、董必武这些人聊到深夜。

后来,周恩来干脆派了个叫王亚文的地下党员给他当秘书,张权二话不说就接受了。

从那一刻起,他就算是一个没有办入党手续的特殊同志了。

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有一次,董必武安排他见面。

为了保密,他从一条黑漆漆的地下密道钻进了中共办事处。

当他看见董老的时候,这位在战场上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将军,眼泪一下就下来了,当场就要求加入共产党。

董必武握着他的手说:“在我心里,你早就是我们的干部了。

现在,革命需要你这双‘眼睛’,继续留在黑暗里,看得更清楚。”

这双“眼睛”,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里,发挥了要命的作用。

抗战胜利后,因为不是黄埔嫡系,加上脾气又直,张权被排挤。

他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战车防御炮总队被解散,人也被打发到河西警备区当了个副司令,明摆着是让他靠边站。

可这反而给了他活动的自由。

他利用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和国防部参谋长之间的矛盾,给自己在苏杭一带弄了个太湖警备区司令的差事。

最关键的一步,是他以“整顿军纪”的名义,跟后勤总部申请成立了一个“监察团”,自己当团长。

这个身份,就是一张畅通无阻的特别通行证。

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巡视任何一支部队,查阅作战计划。

一个可以公开活动的“情报员”,就这么诞生了。

淮海战役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他一个人开车跑到徐州前线,借着监察的名义,把国民党军的作战部署图,一笔一笔地亲手抄录下来,然后想办法送出去。

等到渡江战役前,长江防线被国民党吹成了“千里江防,万无一失”。

组织上通过王亚文找到他,希望他能搞到江防部署图。

这可是要命的任务,王亚文想陪他一起去,被他一口回绝:“你目标太大,别跟着,我去!”

几天之后,张权胡子拉碴地回来了。

他递给王亚文的不是一张图,而是一本写满了字的日记本。

他开着车,沿着长江跑了几百公里,把每个要塞的兵力、炮火位置、工事结构、部队番号、指挥官名字,全都用记日记的方式写了下来。

两人关在屋子里,花了整整三天三夜,才把这本日记“翻译”成一幅巨大又精确的《长江沿线布防图》。

这份地图送到渡江战役总前委手里时,指挥员们都惊呆了。

解放军百万雄师能一夜之间突破天险,这份情报是头功。

时间来到1949年5月。

上海已经被围得像个铁桶,解放只是时间问题。

但中央军委有个死命令:上海是中国的经济心脏,不能打烂,要尽可能完整地拿下来。

于是,一个比渡江战役更险的计划出炉了——在国民党守军内部搞起义,里应外合,把蒋介石活捉了,逼他下令和平解放上海。

这个代号叫“雷霆”的计划,执行人自然又是张权。

那时候的蒋介石,虽然坐镇上海督战,但心里虚得很,生怕重演西安事变。

他白天在市区开会,晚上绝不在陆地上过夜,而是躲在黄浦江复兴岛码头旁的军舰上,一有风吹草动就准备从海上开溜。

张权的计划,就是围绕着这艘军舰布置的。

整个计划可以说滴水不漏:首先,策反驻守复兴岛和码头的部队,等蒋介石上下船的时候,突然动手把他拿下;其次,万一他上了船想跑,已经策反的海军舰艇会在吴淞口航道上把他截住;再次,通过空军的内线,控制住上海所有机场,断了他的空中退路;最后,让自己的侄女婿带人控制住江边的美械仓库,给起义部队提供武器。

策反工作进行得出奇顺利。

张权在军中威望高,为人仗义,很多中下级军官都受过他的恩惠。

更重要的是,国民党高层为了逼着手下死战,把军官的家属都扣在上海当人质,这做法早就激起了兵变。

张权的结拜兄弟,驻守在复旦大学一线的132师师长李锡佑,很快就同意一起干,成了起义的核心军事力量。

一切都安排好了,起义时间定在1949年5月16日上午10点。

就差最后那临门一脚了。

5月15日晚上,起义的前一天,张权和李锡佑还在检查最后的准备工作。

他们不知道,告密的电话已经打到了保密局。

当天夜里,毛人凤的特务就摸上门,把两人先后逮捕了。

坏事的,是132师的参谋科长张贤,李锡佑的亲表弟。

李锡佑觉得,这是自家人,而且自己过去帮过他很多次,绝对靠得住,就把整个起义计划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他没想到,这个他当成心腹的亲戚,心里只有升官发财。

张贤一转身,就把这个惊天秘密卖给了上级。

军舰上的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吓出一身冷汗,接着就是暴怒,马上下令让毛人凤亲自审讯。

在长达九个小时的酷刑里,张权这位硬汉子,愣是一声没吭,没有出卖任何一个同志。

他用自己的身体,为上海的地下组织和其它准备起义的人员,筑起了一道最后的屏障。

5月21日,离上海解放只剩下不到一个星期。

张权和李锡佑被国民党以“扰乱金融、破坏社会秩序”这种可笑的罪名,在上海街头公开处决。

将军的血,洒在了黎明前的上海街头。

那个告密的叛徒张贤,因为“护驾有功”,被蒋介石亲手提拔为上校,领了一大笔赏金。

他大概以为自己从此飞黄腾达了。

可他的好日子没过几天,解放军就攻进了上海,国民党兵败如山倒。

他成了没人管的丧家之犬,东躲西藏了几年。

上海解放后,张权的家人找到了他的遗骸,安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1957年9月26日,隐姓埋名的告密者张贤在上海被捕归案,执行枪决。

上海市档案馆藏. 《上海审判伪“保密局”案犯张贤卷宗》. 档案号:B1-2-969.

《中共党史人物传》编辑委员会.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五十卷》. 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通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指导,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来源:招财夏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