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营要变天?郑丽文登陆前,朱立伦突然表态支持,黄国昌也松口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19:36 1

摘要:2025年10月18日,郑丽文以65122票、50.15%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新任党主席,成为继洪秀柱之后第二位女性党魁。

郑丽文刚当选国民党主席不到半个月,党内就已经掀起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权力斗争,

赵少康威胁、朱立伦挖坑、卢秀燕算计,每个人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可就在所有人以为郑丽文会被这些老狐狸玩弄于股掌之间时,

剧情突然反转了——朱立伦公开表态支持两岸交流,黄国昌也松口说不排斥登陆。

这是真心诚意的转变,还是被逼无奈的站队?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算盘?

2025年10月18日,郑丽文以65122票、50.15%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新任党主席,成为继洪秀柱之后第二位女性党魁。

这个得票数说实话并不算高——投票率只有39.46%,是国民党主席直选以来倒数第二低的。赵少康就是抓着这一点不放,暗讽郑丽文"认受性不足"。

可郑丽文压根不在意这些冷嘲热讽。她在参选期间就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我是中国人",要坚持"九二共识",要重启两岸对话。

面对媒体采访时,她更是毫不避讳地说:"当然要去大陆访问,怕就不出来混了。"

这话一出口,蓝营内部那些想走亲美拒统路线的人,脸色都变了。

最先跳出来的就是赵少康

这位曾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坛老手,在郑丽文当选后第一时间发了一篇脸书长文,整篇文章没有一句祝福的话,反而是赤裸裸的威胁。

赵少康说,这次投票率39%是直选以来次低,党主席得票数65122票为历来最低,显示党员参与度不高。他还分析说,出席投票的党员一部分是气愤黄復兴党部被裁撤因爱生恨,一部分期待改革,还有一部分是"亲中"的。

最狠的是这句话:"党主席如要带领、协调县市长及立院党团,要非常努力加大改革力道,降低消除亲中力量,否则会令不出党中央。"

这哪里是在提建议,分明是在下最后通牒——要么听我的,走亲美拒统的老路,要么就等着被架空,命令出不了中央。

赵少康为什么敢这么嚣张?因为他手里有牌。他在党内经营多年,有自己的派系势力,还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在他看来,郑丽文这个新任主席根基不稳,正是敲打的好时机。

可他没想到,郑丽文压根不吃这一套。

面对威胁,郑丽文只回了一句:"怕就不出来混了。"然后转头就派出了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以蓝营副职的名义,在10月28日率先登陆大陆。

这一招,直接戳破了赵少康装大佬的面具。你不是说我"令不出中央"吗?我现在就让你看看,我的命令不仅出得了中央,还能直接落实到行动上。

萧旭岑这次登陆,表面上是先锋官,实际上是郑丽文给党内那些反对派的一记响亮耳光——我就是要走两岸交流这条路,谁也拦不住。

相比赵少康的直接,朱立伦的操作就显得阴险多了。

10月22日,也就是郑丽文当选后第四天,朱立伦突然宣布:带领国民党主席办公室成员、一级主管,以及所有地方党部主委,总共211人集体辞职。

这在国民党历史上前所未见。

朱立伦的说法很冠冕堂皇——"为了尊重郑丽文的人事权力,我要形成一个惯例。"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大局观?

仔细一想就不对劲了。短短不到10天时间,郑丽文哪里能凑齐211个合适的人选?基层党部没人管,命令没人推进,整个党务系统陷入瘫痪状态。

这时候朱立伦再出来"收拾残局",岂不是顺理成章?到时候郑丽文不仅要感谢他,还得继续重用朱系人马,根本没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哪里是什么"善意交接",分明是挖了个大坑等郑丽文往里跳。

郑丽文偏偏不跳,她公开将朱立伦的总辞定义为"善意",既稳住了人心,又借着重组地方班底的机会,把朱系人马慢慢边缘化。

更妙的是,台北市党部主委戴立钦直接站出来拆台了。他说,基层党部主委根本没打算辞职,全都是朱立伦那边强制要求的。

这一句话,把朱立伦"尊重交接"的谎言撕得稀碎。

10月22日,就在朱立伦宣布总辞的同一天,郑丽文公布了第一波党部人事名单。

这份名单很有意思:李乾龙接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季麟连担任另一名副主席。季麟连是国民党前黄復兴党部主委,萧旭岑是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张荣恭是国民党前大陆事务部主任——清一色的"亲陆"派。

这份名单一出,党内那些想走亲美路线的人彻底傻眼了。郑丽文这是要从人事上彻底落实两岸交流的路线,直接拒绝赵少康那套"清除亲中力量"的说辞。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些副主席平均年龄都挺大的,郑丽文之前不是喊"世代交替"吗?怎么现在反而重用老人?

郑丽文对此回应得很巧妙:"国民党本来就是老干新枝,需要有人先稳住大局扛起重任,未来年轻人才在舞台上才有机会展现。"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现在党内局势这么复杂,赵少康威胁、朱立伦挖坑、卢秀燕算计,不找几个经验丰富、立场坚定的老将坐镇,怎么能稳住阵脚?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坚定支持两岸交流的,郑丽文这是在用人事安排宣誓自己的立场,我就是要走这条路,谁也别想拦着。

就在郑丽文铁腕推进改革的时候,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

10月30日,一直默不作声的朱立伦突然发声,公开表态支持郑丽文的两岸路线,

朱立伦说:"如今岛内绝对不能'依美',要逐渐重启两岸对话交流,这才是国民党立足的根本。"他还强调,这原本就应该是蓝营多年来坚持的一贯态度,蓝营想要长期发展,必须走这个方向。

朱立伦为什么会突然转变态度?说到底,还是看清了形势。

郑丽文的改革得到了大陆方面的积极回应,习近平的贺电、萧旭岑的登陆访问,都在向外界释放信号——两岸交流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更重要的是,党内很多年轻人对郑丽文的改革充满期待。他们早就不满国民党那种模棱两可、两头讨好的路线了,希望能有人站出来明确表态,带领蓝营走出困境。

朱立伦看到了这一点。与其继续和郑丽文对着干,最后被边缘化,不如顺势而为,表态支持两岸交流,至少还能保住一定的影响力。

说白了,朱立伦这次表态,与其说是真心支持,不如说是被动站队——再不跟上,就真的要被时代抛下了。

最耐人寻味的,是黄国昌的态度转变。

面对"是否登陆"的提问,黄国昌一改往日的模糊立场,直接回应:"当然不会排斥,不要固步自封。"

这可不是黄国昌突然转性了,而是他看清了局势。

郑丽文已经把两岸交流变成了蓝营的主流声音,馆长提前登陆大陆后的感慨,加上党内多数民众对两岸统一的期待,都在告诉黄国昌一个事实——如果再抱着"不独不统"的模糊立场,只会被边缘化。

更重要的是,郑丽文早就放过话:"蓝白合作的前提是两岸立场一致。"

黄国昌这次松口,既是向郑丽文递出的橄榄枝,也是为白营争取不被排除在两岸交流之外的机会。

郑丽文在参加馆长直播时就明确表示,她不仅会邀请馆长和蓝营人士一起访问大陆,还会邀请白营一起参与。如果能得到白营的支持,郑丽文未来的胜算会大得多。

对黄国昌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郑丽文的领导或许真能让国民党重回巅峰,自己也愿意"背靠大树好乘凉"。更何况,绿营已经是强弩之末,与其继续跟着民进党一条道走到黑,不如换个赛道,说不定还能分到一杯羹。

黄国昌认清了形势,也看出了未来的趋势。在郑丽文正式上台后,"蓝白合"可能真的不再是口号,而会变成实际的政治联盟。

现在回过头来看,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蓝营内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少康的威胁被郑丽文一句"怕就不出来混了"给顶了回去,朱立伦的"总辞陷阱"被郑丽文巧妙化解,卢秀燕的"接班人"幻梦彻底破灭,黄国昌也开始松口表示不排斥登陆。

最关键的是,朱立伦和黄国昌相继表态支持两岸交流,这对郑丽文来说,意味着她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了。

台湾民众要的不是党派空耗的内斗,而是能改善生活的两岸交流,蓝营需要的不是跟在美国日本身后受气的路线,而是能站稳脚跟的清晰立场。

如果郑丽文能够带着黄国昌、馆长一起登陆大陆,将两岸交流从口头承诺变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实惠,那这场"变天"才算真正找到了活路。

但如果郑丽文被赵少康那帮人绊住脚,非但下架绿营成为空谈,连自己的基本盘都可能保不住。

11月1日,郑丽文将正式接过国民党主席的权杖。这场权力交接不仅仅是人事上的更迭,更是蓝营路线的根本转变。

当"台独"死路与"拒统"幻梦双双破灭,当两岸交流从口号变为实利,蓝营的这场生存战,最终会指向哪里?

来源:晓瑜海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