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调广州,网络上没赢过,现实中没输过。老广打嘴仗确实不行,只适合做实事赚钞票,然后就是数钱。
低调广州,网络上没赢过,现实中没输过。
老广打嘴仗确实不行,只适合做实事赚钞票,然后就是数钱。
作者:李捷(抱朴财经评论员)
今年六七月,广州的荔枝渐次成熟,并且喜获丰收,水果产量在荔枝丰收带动下,提速增长12.0%。
荔枝很甜,我买了不少来吃,但这只是广州甜蜜增长的开始而已。
第一财经昨天发布的新闻显示,截至2024年末,已有34个城市住户存款余额超万亿元,前三名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虽然是去年的数据,但是,还是显示广州的实力很硬核。
2024年年末住户存款余额前十城市
▲图源:第一财经
任你唱衰千百遍,广州的银行里就是躺着一堆堆钱,全国第三。面对这个数据,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唱衰,就沉默了。
看前三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到广州的趋势:
广州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3265.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
貌似不惊人,但内核已经加速改变,广州掀起关键数据的双位数飙升狂潮:
广州已经不是去年的广州,甚至已经不是上半年那个广州。
首先说钱,因为大家最关心钱。
三天前,广州市财政局发布了一组数据:
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2.1亿元,可比增长3.4%。
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3.5亿元,可比增长2.6%;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8.6亿元,可比增长4.2%。
形势如此复杂,广州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是增长的,放眼全国,能做到这一点的是少数吧,还有什么能比公共预算收入更硬核的数据?
众所周知,广州去年的税收也是增长的,在同级别城市中属于典型的“闷声发财”,而有些城市的税收增速属于暴跌啊。
广州一路被唱衰,一路在实现收入、税收增长,真是最有趣的网络奇观。
9月末,广州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8.32万亿元,同比增长8.0%。存款余额9.64万亿元,增长8.8%,其中,住户存款增长9.7%。贷款余额8.68万亿元,增长7.1%。
前三季度,广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62元,同比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22元,同比增长5.6%。
广州人在闷声数钱。
虽然因为三级财政的原因,广州人用钱很节俭,但广州已经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努力做到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持续增长,广州当然是中国最能“打”的城市之一。
大城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广州,从来不是浪得虚名。
02 抖音和小红书持续布局其次说消费,消费这事太大,无消费无流通则无生产,麻烦大。
广州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上半年消费增速夺冠,前三季度仅次于上海,这是了不起的成绩。
前三季度,广州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7.59亿元,同比增长4.1%。
▲海珠区某大排档门口排队等位
而且,广州有很多行业是双位数增长,比如: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中,家具类(增2.6倍),文化办公用品类(增19.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26.0%)、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1.1倍),金银珠宝类(增12.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分别增长10.1%和14.9%。
这些数据里面当然有珠三角的朋友们来购买的因素,但这同时说明广州的购物环境超一流,能够吸引人来。
当下,很多人在说直播网红从杭州撤离,他们去了哪里?
辛巴于2025年宣布公司部分业务从杭州迁回广州,并布局“前播后产”模式,依托广州的供应链优势实现高效履约。
原东方甄选主播顿顿离职后,于2025年7月选择在广州开启职业新起点,并在社交平台晒出珠江畔住所。
虎牙平台主播周周、林佳茵、小岩计划于2025年9月回归广州。
为什么是广州?因为广州的产业链、物流业、营商环境中国一流,要赚消费渠道的钱,当然来广州啦。
第三方机构显示,2024年广州活跃网店68.8万个,直播场次731万场,直播从业人数超60万人,活跃店铺数、直播销售额位列全国第一。
今年3月,抖音电商“产业成长计划”发布数据显示,广州有182个产业带通过“店播”和货架等形式在该平台售货,数量居全国第一;抖音电商销量排行榜前十中,来自广州产业带的商品占据6席。
3月4日,抖音在广州成立广州穗耕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37亿元,其为“抖音华南总部”关联公司之一;
3月31日,广州穗耕科技有限公司以超12亿元的总价,竞得了琶洲中二区AH041101地块。
▲抖音集团竞得地块区位示意图
3月27日,小红书电商“宝藏主理人计划-广州孵化中心”在广州西城智汇PARK正式启动,这是小红书电商在广东落地的首个孵化中心。
某些人持续对广州冷嘲热讽,但抖音和小红书这种大公司持续在广州砸钱、拿地、布局,格局还是不一样。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州快递处理量累计完成130.3 亿件,排名全国城市第一。
静水深流,这流动的都是消费,都是人民币。
03 太多行业双位数暴增最后说说广州人的坚韧与前瞻。
众所周知,广州这些年在汽车行业遭遇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那么,广州人是怎么干的呢?是退缩了?熄火了?还是认命了?
都不是,广州人直接“顶硬上”,就是要杀出一条血路:先稳住,再翻盘,正在上演一个逆袭剧本。
▲南沙广州港海嘉汽车码头
继续说三季度的数据:
三大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降幅收窄,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2.6%;新能源车累计产量同比增长20.6%,比上半年提升11.1个百分点;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2.0%和6.1%。
三大支柱有两个在增长,另外一个也实现降幅收窄,这是事实。
▲广汽传祺智慧工厂
但这些都还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压力之下,广州人是怎么干的?
广州的规上工业企业在近几年都在努力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一直在增加研发费用:
今年1-8月(错月)同比增长7.5%,增速比1-5月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研发费用规模稳居工业行业之首,1-8月同比增长12.2%。
小鹏汽车持续热销以及东风日产、广汽丰田推出新车型的带动加快了产出,就是这一坚持的结果。
新能源汽车三个季度的单季产量分别增长0.7%、16.7%、41.1%,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等前三季度实现产量增长1.4倍、87.1%,汽车零部件投资连续19个月高位增长,增速保持在30%以上。
▲小鹏X9首批300台车辆将出口海外
这就是广州趋势,所以,别忽视广州人的坚韧与翻盘能力。
广州这个经济大盘中,比例最大的那块饼涨势如何?这也是我最关心的。
第三产业在广州经济体量中占比超过75%,增长4.6%,具体到行业中,太多行业拥有双位数的暴增数据:
1-8月(错月),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
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增18.3%)、互联网信息服务(增12.4%)、数字内容服务(增20.3%)、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增18.1%)。
人力资源服务、广告、咨询与调查分别增长12.9%、22.1%和33.7%。
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分别增长11.1%和7.3%。
文化艺术业、体育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5.3%和15.9%。
▲图源:@隆视觉
广州为什么能在前九个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因为以上行业都在疯狂以双位数增长,都在疯狂助力。
还有金融业,金融业在证券市场活跃带动下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10.6%,成功拉高广州GDP增速。
结论就是:
低调广州,网络上没赢过,现实中没输过。
那又怎么样呢?
现实中,广州人并不在乎。
来源:抱朴财经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