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暖情意 赢邻里真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1 18:28 1

摘要:蔡庙镇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户籍人口3.6万人,常住人口1.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共有2.1万人。截至10月中旬,该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缴费水平高达1210元,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蔡庙镇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户籍人口3.6万人,常住人口1.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共有2.1万人。截至10月中旬,该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缴费水平高达1210元,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就在2019年,蔡庙镇的人均缴费水平仅有300余元。短短几年间,实现了近4倍的跨越式增长。

“我们镇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大家攒点钱不容易,一下拿出几千块缴社保费需要下很大决心。”蔡庙镇党委书记付小清说,“要大伙信得过我们,居保政策宣传必须和老百姓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打消群众“掏钱难”的顾虑、实现政策与百姓需求的精准对接,蔡庙镇用温暖真情,让惠民政策如春风化雨,真正滴灌到百姓心田。

聊一聊谁家老人领了“养老钱”

“我在办社保业务的时候碰上了付大哥,他给我算了笔账,现在按6000元高档次缴费15年,我妈60岁以后每个月能领差不多900元,8.7年就能回本。我妈身体好着呢,这么一算,完全就是我占国家的便宜嘛!我马上就回家和老婆商量,坚持每年按6000元高档次缴社保费。我爸一开始坚决反对,看到我妈领这么多养老金,开始后悔自己之前缴费档次太低了。”当地经营酒水生意的刘先生说,“现在我正极力给小舅子推荐,让他也赶紧给爸妈按高档次缴费。”

刘先生提到的付大哥,是蔡庙镇副镇长付志坤。他平时不是在经办大厅当“解说员”,就是和街坊邻居唠家常,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实在话宣传居保政策。

“不少老人思想固执,认准了把钱攥在手里最安心,很难说服。于是我们转变思路,从子女入手,等子女愿意配合了,再让他们跟老人讲。”付志坤说。

蔡庙镇定期对未参保人员进行摸底排查,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动员,现场答疑解惑。每次上门,工作人员都有意识地先跟在家忙活的子女拉家常。每个工作人员都随身带着一张居保领取待遇测算表,上面清晰写着每个缴费档次对应的年满60、70、80、90岁的领取总额,以及回本时间,让老百姓一看就懂。

和老百姓打交道需要技巧。“和老人交流多了,就明白他们的顾虑在哪里,无非是担心钱拿不回来、回不了本。我们一开始就说明白,参保人如果在缴费或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账户中的全部余额孩子都可以继承。还有个小窍门,每个月领几百块老人不觉得很多,我们把每年领多少、十年领多少给他算清楚,老人马上就明白了。”付志坤介绍自己常年累月宣传总结出的经验。

“老人们平时聊天,最爱聊的就是孩子帮忙缴了多少、养老金领了多少。这样口口相传,选择高档次缴费的越来越多。”付小清说。

开一场树下养老茶话会

“乡亲们,我们热烈有请张板桥村的王老师为我们带来《穆桂英挂帅》!”主持人话音刚落,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王大姐水袖一甩,唱腔字正腔圆,再看旁边,唢呐、二胡等乐器演奏应有尽有,俨然一支专业的文艺表演队。

每周三、周六下午,在村头的大树下,“小微文化服务队”的文艺汇演都准时上演,吸引了附近几个村的忠实“粉丝”。街坊们不用吆喝就来捧场,风雨无阻。

一曲毕,主持人微笑着上台。“节目好看吗?接下来,咱新建村的高大姐有几句话要说。一会儿还有精彩表演,大家不要错过!”

“各位街坊好,最近我开始领养老金啦,每个月领924元,多亏村干部劝我选高档、多缴费,不然按最低档次我只能领两百多,吃饭都紧巴巴的……”在高女士分享期间,几名工作人员为每名群众发放《致参保对象的一封信》,上面有缴费档次、缴费方式和待遇测算表。

“你缴了多少?我去年缴了1000元,之前我还缴过300、800元……大女儿今年跟我说要多缴,她上班了可以帮我分担。我不会用智能手机,缴费全靠孩子帮忙。”

“我以前也是缴几百,两年前开始缴6000元。你看这上面写的,有微信就能缴费。”

舞台下,李楼村的王大姐和蔡中村的李阿姨正说着悄悄话。通过来自熟人圈的“口碑营销”,参保的热情在邻里间蔓延。

几年前,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付小清书记偶然发现了这群文艺爱好者。“他们在村广场表演,村里三分之一的人都去了,动员力比我们强多了。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把文艺表演和居保政策宣传结合起来,大家肯定爱看。”

去年,蔡庙镇组建由四十余名文艺爱好者组成的“小微文化服务队”。在精彩的节目间隙,请受益的群众上台现身说法、分享参保体会,讲好群众身边参保受益的故事;组织专业人员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缴费金额、待遇保障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让大家真切体会到政策可见、受益可算、信任可感、服务可达。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让社保“好声音”“好故事”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给外地游子吃下定心丸

“镇上的年轻人有七成都在外打工,平时政策难以触及,他们的参保问题我们一直都很重视。”付小清书记说,“这部分年轻人思想开放,经济实力也较强,将他们纳入参保,不仅能让他们自己提前为养老铺路,还能给家里的老人做个好榜样,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许多在外拼搏的蔡庙人来说,居保是一头牵着梦想、一头系着乡愁的红线。蔡庙镇主动联系在外务工的青年群体,打出一张温情脉脉的“乡情牌”。

蔡庙镇各个村都有在外务工青年服务群,及时发放居保政策图文,安排专人随时答疑老乡微信群;定期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互动,让在外务工人员及时了解党的好政策和家乡的新变化,提升养老储备意识。同时,依托阜阳市在全国建设的20个“接您回家”工作站及异地商会,设立居保政策咨询角,发动商会企业家、务工带头人担任参保缴费的宣传员、资格认证的协理员,发放居保政策包,让外地务工人员“离乡不离保”。

疫情期间,利用大家都在家隔离的契机,蔡庙镇各村用村广播喇叭每天定期宣传居保政策。接地气的大白话配上日常案例,让隔离在家的村民听进了心里。不少人都在村干部的远程指导下,隔着门就完成了参保缴费;春节期间,该镇把居保宣传点设到集市入口,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工作人员一边讲政策一边拉家常。

“我们抓紧一切时机与在外务工人员建立联系,让他们不管走多远,都能感受到家乡对他们的惦记。”付书记说。

亲情里的孝心账、人情中的口碑传、乡情间的牵挂线,真正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有了乡土生活的烟火气。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