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被问及一生中最得意的是什么时,吕正操毫不犹豫地说:“最得意的是打日本,说日本那么厉害,我打上也不那么厉害……”
吕正操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也是得意的一生。
在被问及一生中最得意的是什么时,吕正操毫不犹豫地说:“最得意的是打日本,说日本那么厉害,我打上也不那么厉害……”
吕正操上将的这句话,值得点无数的赞!
1955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刚开始拟出来的上将名单中,是没有吕正操的。
1954年,在新中国成立5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了政治和物质的坚实基础,已经具备了评定军衔的条件。
12月,受毛主席委托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召集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讨论了实行军衔制、军官薪金制等一些问题。
随后,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了《关于实行义务兵役制、军衔制、薪金制和颁发勋章奖章的工作指示》,把全军现役军官评定军衔作为1955年上半年的中心工作之一。
1955年1月,解放军总干部部发布的《评定军衔的工作计划》中,指出:中将以上军衔由中央军委于1955年1月和2月间先行确定,以便全军以此为尺度,依次评定军衔。
也就是说,中央军委将首先拟定解放军中将以上军衔的将军名单,并把评衔的过程总结为经验和标准,作为对少将及其以下军衔的指导。
当时规定,由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名授予元帅,大将军衔的人员名单,经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由解放军总干部部和总政治部政治干部部分别提出授予上将,中将,少将军衔人员名单,报请中央军委批准评定。
不久后,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解放军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亲自主持了会议,对拟授上将人员的名单,进行了讨论。
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同意,并确定了对拟授予上将军衔的人员名单两个方案。其中,第一方案为58人,第二方案为51人。而第一方案58人名单中的前7人,也可被授予大将,供中央参考。
在这两个名单中,均没有出现吕正操的名字。
1月16日,毛主席接到了彭德怀和罗荣桓联名报上来的,关于军委座谈会一致通过的预授上将以上的名单。
在讨论的时候,毛主席特意提到,重心已到地方工作兼军队职务的人,暂时不参加第一期现役军官评衔,等到第一期现役军官评定工作结束后再评。
根据毛主席的意见,在后来举行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议,将吕正操列入预授上将的名单中。
对此,周恩来总理说,增加吕正操为上将,是统战工作的需要。
作为原东北军代表,抗战爆发后,吕正操参加了人民军队,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果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确实对统战工作是极为有利的。
后来,经过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了授予上将的51人名单。其中,吕正操的名字赫然在列。
9月,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上将。同时,吕正操也是建国后东北军中被授予的军衔最高的军事将领。
2005年8月17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了吕正操上将回忆抗击日本侵略的节目。
节目中的吕正操上将,虽然已经102岁高龄了,但却依然身体健壮,举止灵便,谈吐风趣,思路清楚,毫无龙钟之态。
采访中,记者问吕正操上将:“您这一生最得意的是什么?”
吕正操没有任何犹豫,直言道:“最得意的是打日本,说日本那么厉害,我打上也不那么厉害,我最得意的还是打日本。”
作为1905年1月4日出生在奉天省海城县的吕正操来说,这样的回答是对过去亲身经历的回顾。
日俄战争后,吕正操的家乡便被日本霸占。因此,吕正操在童年时期便亲眼目睹了日军犯下的暴行。
对此,吕正操说:“我们学校老师,父亲这一辈都是叫日本人打过,日本帝国主义可厉害了,甚至河涨水了有人从那个桥梁上走,他一枪就给你打下去。从小,小孩就是,玩都是打日本,我从小就是想打日本。”
说到这里,吕正操的目光中闪过了一丝仇恨,又说:“我起的名字,就和这个有关系。”
听到吕正操这样说,记者感到十分好奇,问:“名字是您自己改的?”
记者的话落后,吕正操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说:“是的。我说,我跟军事有关,操练好了,打日本。”
吕正操原来的名字,叫做吕正超,字必之。
1922年,吕正操参加了东北军,被编入张学良的卫队旅。
后来,吕正操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历任了东北军第53军连长、营长、少校副官队长,第116师参谋处长,647团团长。
期间,在与东北军中的中共党员接触的过程中,吕正操逐渐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的抗日主张。
在打击日寇的过程中,吕正操表现得有勇有谋。在担负北平城防任务时,吕正操曾将准备投敌的叛军全部歼灭,而自己却无一伤亡,堪称奇迹。
1936年,吕正操参与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吕正操返回647团。
后来,东北军的上层军官得知吕正操团共产党比较活跃时,决定解散该团,将部队拆散,编入其他部队。
对此,吕正操没有同意,而是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将部队改编为691团,继续抗日。
1937年5月,吕正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全面抗战爆发后,吕正操召开全团会议,决定将691团脱离东北军,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抗日。
在与日军作战时,吕正操根据自己躲到洞穴中成功逃过了日军搜查的经历,将利于作战、利于隐藏的地道防御战,推广到了整个冀中平原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利用地道防御战的战术,吕正操不仅发展壮大了部队,更是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83年,吕正操上将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任职期间,吕正操上将为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1年5月,吕正操上将受中共中央委托,专程赴美国看望张学良将军。
见面时,张学良对吕正操非常热情,对他说:“我可迷信了,信上帝。”接着张学良的话茬,吕正操也说:“我也迷信,信人民。”
想到吕正操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做法,张学良又笑着说:“你叫地老鼠。”
吕正操则说:“地老鼠也是人民创造的嘛,我能干什么,还不都是人民的功劳,蒋介石、宋美龄都信上帝,800万军队被我们打垮了,最后跑到台湾。”
听了吕正操的话,张学良说:“得民者昌!”吕正操接话说:“那还不都是靠的人民群众!”
看得出来,张学良对吕正操打日本的事情,是十分赞赏的。
2005年,在接受采访提到日军的暴行时,吕正操上将说:“日本人猖狂得很,妇女怀孕了,他把肚子划开,把小孩弄到刺刀尖上那么晃,非常残暴。敌人越这样,人民的反抗精神越坚强。”
在说这话的时候,吕正操上将的眼中明显带着恨意。
随后,在提到吕正操对老百姓的保护时,吕正操说:“说我保护老百姓,其实老百姓保护我。我跟老百姓关系好,我是活在群众之中。我走到哪儿,哪儿都像我的家一样,都对我很好,整个冀东都是我的家。”
此时,吕正操的眼神中,又充满了感激。
看得出来,正是这种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感激,以及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成就了吕正操战斗的一生。
对于自己战斗的一生,吕正操上将心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打日本。
来源:兴衰五千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