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篇署名“钟台文”的重磅文章,《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三篇雄文层层递进。
最近三天,新华社连续发布三篇文章,在两岸舆论场投下了多颗 “重磅炸弹”。
三篇署名“钟台文”的重磅文章,《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三篇雄文层层递进。
不仅把台湾问题的核心逻辑讲得明明白白,更在岛内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讨论。
今天就带大家拆解这三篇文章的分量,看懂背后释放的关键信号。
可能有朋友会问,“钟台文”这个署名有什么讲究?
熟悉两岸舆论的朋友们都知道,这类署名往往承载着权威的立场表达。
“署名”——“钟台文”,谐音 “中台文”,顾名思义,就是 “关乎中国台湾的文章”。
这个署名,本身就是一种 “态度”:既体现了对台湾问题的重视,也传递了 “两岸一家亲” 的理念。
而新华社选择 “连续三天发布”,更是一种 “战略节奏”:
从 “讲历史” 到 “说利好”,再到 “明大势”,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既让台湾民众看清 “过去”,也让大家读懂 “现在”,更让所有人坚信 “未来”。
而选择“三天三连发”的密集节奏,更体现了对这一议题的高度重视,也让岛内各界无法回避。
先看第一篇《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这篇文章堪称“基础课”,直接把台湾问题的根源讲透了。
文章里明确点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不是所谓的“国际问题”,这一点从根本上粉碎了“台独”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试图混淆视听的谎言。
很多岛内网友看完后留言说,“从小被课本误导,这才是最真实的历史”。
尤其是文章里梳理的从甲午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历史脉络,让不少年轻台湾同胞第一次清晰了解台湾与大陆的血脉联系。
如果说第一篇是“摆历史”,那第二篇《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就是“算实账”。
文章里列举的一个个数据特别有说服力:2024年两岸贸易额依然保持在2000亿美元以上,大陆始终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
每年有数十万台湾同胞来大陆求学、就业、创业,仅在福建的台资企业就超过1万家。
更关键的是,文章点出了“统一后台湾同胞将享有的五大红利”,包括经济上更广阔的市场、民生上更完善的保障、国际上更坚实的后盾等。
这些都是台湾普通民众最关心的实际利益,也让“台独”势力宣扬的“维持现状有利”论调不攻自破。
前两篇 “摆事实、讲道理”,第三篇则直接亮明了大陆的立场和决心 ——“祖国必然统一,这是历史大势,更是人心所向”。
文章里有几句话,掷地有声:“‘台独’分裂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会被历史抛弃”;
“外部势力想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注定不会得逞”“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只要我们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阻挡不了的统一大势”。
这些话,既是对 “台独” 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的 “警告”,也是对两岸同胞的 “信心传递”。
在岛内,这篇文章让不少支持统一的民众备受鼓舞:有台湾统派人士说 “这篇文章说出了我们的心声,统一的脚步谁也挡不住”。
有两岸婚姻家庭留言 “我们盼了这么多年,就是希望孩子能在一个统一的中国长大,享受更好的生活”。
其实这些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已经证明:无论 “台独” 势力怎么折腾,无论外部势力怎么搅局,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走好的趋势不会变,祖国统一的大势更不会变。
就像文章里说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凡是顺应历史大势、符合两岸同胞根本利益的事情,就一定能办成、一定能办好”。
有意思的是,最近半月,美国主流媒体也在接连发文,直指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的 "台独" 言论,用 "鲁莽" 二字定性其行事风格。
这场舆论风暴的核心,始于美国《时代》杂志的重磅文章。
其中华盛顿智库 "国防重点" 亚洲计划主任高登斯坦的评论尤为尖锐,直接将赖清德称为 "鲁莽的领导人",并断言台湾已沦为 "全球最危险的引爆点"。
在他看来,台海局势持续升温的关键诱因,就是赖清德反复强调所谓 "台湾主权" 的挑衅言行,这种不计后果的表态正在将地区安全推向悬崖边缘。
reckless(鲁莽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单一媒体的观点。
美国兰德智库抛出 "渐进式统一" 建议,重申不支持 "台独",这意味着 "挺台抗中" 的老路已被华盛顿决策圈判了死刑。
《国家利益》《外交事务》等权威期刊也密集发文,传递出华盛顿 "克制派" 抬头的明确信号 —— 台湾并非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绝不会为其轻易卷入战争。
这种集体发声的规模,在近年台海议题报道中极为罕见。
美国舆论的转向,本质是对这种 "鲁莽" 的清醒止损。
高登斯坦在另一篇分析中早已算出 "战争成本":若美军介入台海冲突,将给美空海军带来 "难以置信的风险",而美国能获得的收益却 "微乎其微"。
在岛内颇具影响力、深受青年人喜欢的论坛上,涉及统一的话题讨论在10月就没有断过。
其中参与度比较多的话题包括“新华社再发文谈统一好处:统一后‘爱国者治台’”“统一的进程是不是开始了?”“是不是该准备过统一后的生活了?”
在岛内,这三文章更是被不少网友转发到论坛,有台湾青年评论:“以前在课本里只知道‘两岸分治’,却不知道背后的历史真相,这篇文章把‘台独’不敢说的历史讲明白了。”
还有退休教师留言:“我经历过两岸分离的年代,很清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篇文章说出了我们这些老人的心里话。”
岛内网友就此大量互动,有的话题有上千条留言。
很多网友关注统一后对自己生活的好处:“淘宝免运、免检通关”“统一后,吹冷气自由”“统一可以不用当兵?”“汽车变便宜了”。
有网友发起“一人说一个跟祖国统一的优点”的话题,留言包括“增加经济实力”“人力变多了”“征兵变募兵,大家可以回家”“买高铁新车、捷运新车、买自动驾驶车”“拿护照出去会被其他国家承认”等。
原本在民进党当局恐吓操弄下,谈论“统一”成为岛内禁忌。
而在大陆接连宣示和动作下,成功破局,岛内民众开始认真思考和讨论统一对自己的影响。
现在岛内的反响,其实已经说明: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开始理性看待统一,开始明白 “台独” 只会带来灾难,统一才是台湾的唯一出路。
最后想说: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统一不是 “选择题”,而是 “必答题”。
就像这三篇文章里说的,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荣光。
来源:百态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