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物内心,一下笔就“他想”,你就输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16:30 1

摘要:文 | 叶伟民写人难,写人物的内心更难。很多作者的习惯思维是“正面迎敌”——越是难,我越要钻进人物心里直接刻画。于是,可能就有了以下句子:他内心无比痛苦。她感到一阵狂喜。他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如果你也是这样描写人物内心的,恭喜你,成功喜提了一个新手大坑。但好

文 | 叶伟民写人难,写人物的内心更难。很多作者的习惯思维是“正面迎敌”——越是难,我越要钻进人物心里直接刻画。于是,可能就有了以下句子:他内心无比痛苦。她感到一阵狂喜。他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如果你也是这样描写人物内心的,恭喜你,成功喜提了一个新手大坑。但好消息也有,这个大坑,很多大佬当年也踩过。作家余华就曾这样回忆当年的障碍和困惑:当时心理描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障碍,我不知道该怎么写,每次写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就停下笔,不知道怎么办,那时候还年轻,如果不解决心理描写这个难题,人物也好,故事也好,都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叙述的强度。一开始,他采取的方法就是开头说的最想当然的方法——直接去转告读者,人物内心是怎么翻江倒海。但很快就碰壁,“用再多的语言也无法把那种百感交集表达出来”。最后看似写了很多,语言也很美,但就是绕来绕去,像重拳打在棉花上——读者还是不能体会,人物到底是多“痛苦”或多“狂喜”。左右碰壁之际,余华读到了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沃许》,说的是一个奴隶因愤怒杀了他的主人。不用说,杀人者的内心肯定是很激烈的,但是福克纳的处理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越是要表达内心,就越往人物的神经末梢去走。Photo by johannes-plenio法则三:用选择“出卖”,抉择即性格行为反应累积到最后,就是选择,选择代表接受某种结果,这是其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投射,其性格与心境更不言自明。《沃许》中老奴隶有两个重要的选择,一个是为外孙女怒而杀死主人,二是故事的最后,面对来逮捕他的警长,点燃了房子,和外孙女一起赴死。他很清楚桶是满的,因为不过两天以前,他才在铺子里把油加满;整整五加仑的油,太重,所以他放着等着,直到搭上了顺风车才带回家来。壁炉里还剩着些煤;况且,这破烂屋子本身就跟火绒没什么差别——煤、壁炉、四面木墙,轰的一声,爆炸,火蓝夺目…………他高举镰刀,向他们、向双双圆睁的马眼、向枪管上晃曳的光点劈来,不发一声叫喊,不出一丝声响。沃许做了人生最后的决定,且马上执行,干脆利落。全程无一“他想”,但沃许此刻的心境和性格底色已一览无遗。法则四:用环境暗示,眼里的世界,心里的镜子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物有什么样的心情,就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开心时,枯草也与阳光共舞;伤心时,晚霞也像漫天油污。人物内心,完全可以通过他眼中的景象来延伸和映照。在《沃许》中,杀了主人的老奴隶,知道逃不掉了,却放不下外孙女母女,不时去看,在刚出生的孩子脸上,他看不到稚嫩可爱,却看出了阴霾:阳光明媚的上午悠长而明亮,他一直坐在窗边,静静等待。他不时起身,踮着脚尖走到草垫旁看上一眼。外孙女睡着了,臂弯里躺着她的孩子,那平静而疲惫的脸上满是阴霾。掌握以上这四个原则,你笔下的人物,才不会陷入“越形容越模糊”的绝地,也才会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活脱脱的灵魂。| END |*本文系“叶伟民写作”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授权。原标题:《写人物内心,一下笔就“他想”,你就输了》

来源:宝哥梦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