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古装剧时,大家总觉得青楼是个轻松的地方,文人雅士可以随便喝酒、听曲,似乎没有什么压力。但实际上,古代的青楼远不是普通人能随便进的地方,消费之高简直令人咋舌。
看古装剧时,大家总觉得青楼是个轻松的地方,文人雅士可以随便喝酒、听曲,似乎没有什么压力。但实际上,古代的青楼远不是普通人能随便进的地方,消费之高简直令人咋舌。
古代的青楼划分非常细致,并不是所有的青楼都只是卖笑。就像现在的高端会所、中档餐馆和路边摊一样,青楼的等级也差得天差地别。
咱们先来看看唐朝,那时候主要使用铜钱和银子做交易,1文钱大约相当于现在2到3块钱,而1两银子大概能换1500文。
在唐朝,最低级的“下处”,刚进门就要给“门包”,价格在300到500文之间,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约是六百到一千五元。
如果再点一壶酒、几盘小菜,最低也得加200多文,这样下来,总共消费最少也得一千元。可普通农民一个月也就赚几百文,一次消费就得花掉差不多半个月的工资,哪敢常去?
如果你去中档的青楼,想要请歌姬陪唱、陪酒,那就得支付“缠头费”,这费用通常在1到2两银子之间,光这项就得三千到九千块。再加上酒宴,随便点一顿吃喝也得花五千到一万五。要知道,这已经是普通百姓大半年的收入了。
到了宋朝,青楼的消费更是天花板。
北宋时期,1两银子大概相当于一千五到两千元,而南宋的银子更值钱。
比如在杭州,最受文人喜欢的“清吟小班”,仅仅点一位歌姬唱个曲就要1贯钱,也就是1000文,换算成现在大概是一千五到两千元。
如果几个人一起喝酒吃饭,光是餐饮费就要3到5贯,加上给歌姬的赏钱,总消费可能在六千到一万五之间。
如果想要约花魁严蕊来陪宴,价格就更高了。一次宴会,她的费用就得5到10两银子,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是七千五到三万。
如果要留宿,那就更贵,可能要再加20到30两银子,总花费轻松突破10万元!这笔钱在当时能买好几套房子了。
到了明朝,白银成为主要货币,1两银子相当于六百到八百元。
南京的秦淮河青楼是标杆,最低级的“下处”进门就要1两银子;再点一桌简单的饭菜又要花2到3两银子,合计最少也得两千块。
至于中档的青楼,想请“清倌人”陪酒、陪聊,价格也不便宜,至少要3到5两银子。
到了清朝,青楼的价格差距更加悬殊,分成了“南班”和“北班”,费用差得可大了。
清初的1两银子值两千块,到清末贬值成了一千多块。
北京的八大胡同是低端青楼的代表,进门的“门钞”最低也要1到2两银子,再加上一些简单的陪酒,消费也得两千到四千块。
中端的“茶室”请“红倌人”陪宴,费用就更高,3到5两银子。宴席一桌要5到8两银子,也就是五千到一万六,总费用至少在八千块以上。
如果想请歌姬到家办堂会,那费用就更惊人了。一次活动至少需要10到20两银子,相当于一到四万元;如果再想请花魁,费用就加上50两,别忘了还得加上包车马费。
要知道,古代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也就几两银子,别说点花魁了,连最低级的青楼也去不了一次。
所以,能够在青楼挥金如土的,多半是官员、富商和文人雅士,根本轮不到普通百姓。
要想体验这种奢华,得有足够的财富和地位,普通人根本就不可能踏足这种场所。
来源:趣墨史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