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连夜跑路!1400亿项目被印度吃掉,外媒:一分别想带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17:28 2

摘要:这事儿说起来挺闹心的,郭台铭那时候带着富士康去印度搞半导体项目,本来以为能分一杯羹,结果一年多点就撤了,19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直接黄了,折合人民币大概1400亿,印度那边Vedanta集团全盘接手,外媒还调侃说外资想带走点啥都难。郭台铭作为富士康的创始人,虽然

这事儿说起来挺闹心的,郭台铭那时候带着富士康去印度搞半导体项目,本来以为能分一杯羹,结果一年多点就撤了,19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直接黄了,折合人民币大概1400亿,印度那边Vedanta集团全盘接手,外媒还调侃说外资想带走点啥都难。郭台铭作为富士康的创始人,虽然2019年就退休了,但这项目启动时他还挺上心的,公开表态看好印度市场,结果闹成这样,确实让人觉得印度做生意不容易。

先从头说起,2022年印度政府推出100亿美元的激励方案,专门吸引外资来建芯片厂和显示屏厂,那时候全球供应链在调整,印度想借机抢占制造业份额。富士康,也就是鸿海精密,看中了这块蛋糕,同年2月就开始和Vedanta接触。Vedanta是印度本土的金属石油巨头,没啥半导体经验,但有本地资源。

双方谈了几个月,9月13日正式签了谅解备忘录,成立合资公司Vedanta-Foxconn Semiconductors,Vedanta拿60%股份,富士康占40%。工厂选在古吉拉特邦的Dholera特别投资区,占地1000多英亩,计划生产28纳米到40纳米的芯片,还包括显示屏部分。印度媒体当时炒得热火朝天,说这能带来10万个就业机会,帮助印度从芯片进口国变成制造国。

富士康那边投入了不少前期工作,从台湾调工程师过去,帮着设计工厂布局,还联系欧洲的意法半导体谈技术授权。Vedanta负责土地和政府协调,双方还向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递了补贴申请,列出成本和生产计划。

2023年初,项目拿到了初步环保许可,但审批过程就开始卡壳。政府要求补一大堆材料,水资源报告、财务证明啥的,拖了好几个月。富士康内部评估觉得进度太慢,本来计划2024年投产,结果技术转移没着落,意法半导体也没完全承诺28纳米制程的授权,只说要额外条件。

再说劳动力这块,印度工人成本低是真,但效率和技能培训是个大问题。富士康在印度其他工厂有过经验,比如手机组装线,但半导体这种高精尖领域,需要严格的管理。工会那边薪资要求高,法规也严,协调起来费劲。

Vedanta和富士康在经验上都短板,Vedanta主业是挖矿炼油,富士康擅长组装电子产品,两人搭伙本来就缺核心技术。2023年上半年,关系开始紧张,6月富士康已经在接触其他印度伙伴,探索备用方案。7月7日,Vedanta董事会决定从控股公司买下合资企业的全部股份,7月10日富士康就发声明,说不再推进合作,移除名字,让Vedanta全权负责。

退出原因官方说法是双方努力一年多,但项目没快起来,有挑战性差距克服不了,还有外部问题。知情人透露,印度政府对激励审批太慢是关键,富士康等不起。文化差异也玩不转,Vedanta风格本土化,富士康讲究效率,内部管理不顺。

印度监管机构还罚了Vedanta,因为他们新闻稿披露不准,涉及交易细节,这让富士康更没信心。外媒报道时,用了印度俗语“一分别想带走”,意思是外资赚了钱也难带回家,暗示审批和本地化要求严。印度政府赶紧表态,说这不影响国家半导体目标,其他申请还在审,比如新加坡的IGSS Ventures和ISMC财团。

Vedanta接手后,说自己有40纳米生产技术的许可证,会找新伙伴继续建厂。印度半导体市场预计2026年到630亿美元,政府还是推这个行业。富士康退出这项目,但没完全离开印度,在手机领域继续加码。

2023年下半年,他们扩大了河南郑州的工厂,但印度那边iPhone组装厂还在运营。2024年,富士康在海得拉巴建AirPods厂,月产20万单位,投资4800 crore卢比,创造5000岗位。2025年10月,又承诺在泰米尔纳德邦投150亿卢比,建新厂,带1.4万个就业。最新消息,富士康董事会批准从2025年12月到2026年12月投13.7亿美元,建AI计算集群和超算中心,用自有资金,这算是转战AI领域。

郭台铭个人呢,2023年上半年还关注项目,但下半年忙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11月24日退选。富士康营收大头还是大陆市场,每年从那儿赚1万亿,占总营收70%以上。印度项目教训让公司更谨慎,分散风险是必须的,但新兴市场坑多。

纬创是另一个苹果代工厂,早几年在印度遭罢工和暴力事件,2023年6亿卖厂给塔塔集团撤了。类似事儿不止一桩,福特2021年亏本退出印度,迪士尼最近也传从印度业务抽身。印度营商环境数据看,7年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门,占在印外资六分之一。

这事件暴露印度制造业短板,基础设施弱,官僚体系复杂,劳动力虽多但素质参差。莫迪推“印度制造”,但外资进来后发现规则多变,本土化要求高。富士康这种大厂都栽跟头,小企业更难。全球看,半导体供应链还是中美台主导,印度想取代难。富士康经历这事儿,估计会多抱大陆大腿,那边市场稳定,供应链熟。印度半导体路还长,得克服技术瓶颈和审批问题。

总的来说,郭台铭带队去印度,本想借政策红利,结果项目被Vedanta吃掉,富士康空手而归。外媒那句“一分别想带走”挺扎心,提醒外资别太天真。印度经济潜力大,但做生意得接地气,懂本地玩法。

富士康现在转投AI和手机,继续在印度耕耘,但半导体这块短期难回。郭台铭退休后,还得操心公司战略,这波操作算吃亏长见识。企业全球化不容易,风险评估得准,不然1400亿项目说黄就黄。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