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快时尚电商的激烈竞技场中,SHEIN宛如一颗迅速升起的璀璨明星,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迅猛的发展速度以及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吸引了无数目光,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焦点。
在全球快时尚电商的激烈竞技场中,SHEIN宛如一颗迅速升起的璀璨明星,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迅猛的发展速度以及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吸引了无数目光,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焦点。
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初创企业,到如今在全球快时尚领域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巨头,SHEIN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市场的风云变幻与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SHEIN的纵横捭阖与深度布局
SHEIN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精准市场定位与高效供应链体系完美结合的产物。
依托中国庞大且成熟的制造业基础,SHEIN独辟蹊径,构建了“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模式。这一模式犹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能够迅速捕捉市场潮流的微妙变化。据相关数据显示,SHEIN每天上新数量高达3000 - 6000款,这一惊人的上新速度远超传统快时尚品牌。以ZARA为例,其每周上新约2000款,平均每天上新不到300款,而SHEIN的每日上新量是ZARA的10 - 20倍。如此庞大的上新规模,得益于其“小单快反”模式,以小批量(通常首批订单量在100 - 500件)生产快速测试市场反应,一旦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便立即加大生产规模,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更新。
这种灵活多变的供应链策略,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库存积压的风险,避免了资金的无谓占用,还显著提高了资金周转率。有数据表明,SHEIN的库存周转率高达每年6 - 7次,而传统快时尚品牌的库存周转率一般在3 - 4次左右。这意味着SHEIN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资金,将资金快速投入到新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中,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在市场布局方面,SHEIN展现出了宏大的战略眼光和果断的执行力。它采取了全面覆盖、多点开花的策略,将触角伸向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2023年,SHEIN网站月均访问量超过2亿次,其中美国市场占比最高,约为30%,其次是欧洲市场,占比约25%,巴西、澳大利亚等市场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通过先进的线上平台,SHEIN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将时尚潮流以光速传递给全球消费者。消费者只需轻点鼠标或滑动屏幕,就能轻松选购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单品,享受一站式购物的便捷与乐趣。
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SHEIN还积极在海外设立仓库和物流中心。目前,SHEIN在全球拥有超过20个仓库,分布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主要市场。这些设施如同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战略据点,不仅缩短了商品从仓库到消费者手中的距离,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减少了配送时间。以美国市场为例,SHEIN在当地设立了多个仓库后,配送时间从原来的7 - 10天缩短至3 - 5天,在一些主要城市甚至能够实现次日达。这种高效的物流服务无疑为SHEIN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
透明度与合规性引发的舆论漩涡
然而,随着SHEIN在全球市场的迅速扩张,其财务状况和税务合规性也逐渐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舆论风波。近期,SHEIN新加坡公司因财务透明度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天眼查显示,SHEIN目前在中国最大规模的运营实体为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然而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SHEIN新加坡公司ROADGET BUSINESS PTE. LTD.,持股比例为100%。公开信息显示,SHEIN的子公司遍布全球,这些子公司均由SHEIN新加坡公司直接和间接控股,其中大量子公司是100%控股。
通过这样的股权结构,SHEIN大量子公司通过全球各地广大市场创造大量利润,却并未能为当地带来税收,而是统一汇集到了新加坡这一“心脏”。
据多家媒体此前披露,SHEIN新加坡总部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过去一年营收超过370.4亿美元,年度利润为10.99亿美元,向新加坡纳税金额超过1.88亿美元。另有消息称,SHEIN新加坡总部在当地4年纳税总额超33亿元人民币。
然而,针对上述数据,SHEIN方面予以了坚决否认。SHEIN于10月15日通过《证券时报》回应称,关注到国内部分自媒体、地方媒体仍在持续炒作SHEIN新加坡公司纳税、盈利等经营情况,该信息严重不实,系恶意炒作,公司已固定相关证据,并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正当权益的权利。
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ACRA)官网Bizfile系统提供的财务文件显示,2024年,SHEIN新加坡公司的营业收入(Revenue)由上年同期的309.15亿美元增加至370.44亿美元;息税前净利润(EBIT)却同比出现下滑,由2023年的14.98亿美元降至13.25亿美元。
这场财务风波不仅考验了SHEIN的合规性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也为所有跨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跨国企业不仅要注重业务拓展和市场份额的争夺,更要时刻牢记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加强财务透明度建设,确保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营活动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以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IPO之路:波折重重下的坚持与期待
作为快时尚电商领域的领军企业,SHEIN的IPO进程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和期待。然而,这条通往资本市场的道路却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从最初的美国纽约到英国伦敦,再到传言中的香港上市,SHEIN的IPO计划似乎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如愿以偿。
早在2020年,就有消息传出SHEIN计划在美国纽约上市,估值高达数百亿美元。然而,由于当时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监管环境日益严格,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SHEIN的纽约上市计划被迫搁置。据相关市场分析人士估算,如果SHEIN在2020年成功在纽约上市,其融资规模可能超过50亿美元,这将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在美国纽约上市受阻后,SHEIN迅速调整战略,将目光投向了英国伦敦。2023年,有消息称SHEIN已经秘密向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估值超过500亿英镑(约合600亿美元)。然而,伦敦IPO计划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需要评估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以及等待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SHEIN的伦敦上市计划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监管机构对SHEIN的供应链透明度和劳工权益问题提出了质疑,要求SHEIN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和证明材料。尽管公司高层多次表示对上市充满信心,并积极与监管机构沟通协调,但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监管政策的调整仍然给SHEIN的IPO进程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近期,又有消息传出SHEIN正在考虑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回中国,以推动在香港的上市进程。据知情人士透露,SHEIN如果能够在香港上市,其融资规模可能超过300亿港元(约合38亿美元),这将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加强供应链建设和提升品牌影响力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然而,香港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普遍关注发行人的业务实质、核心管理层所在地及决策中心。SHEIN将CEO办公室、财务等核心部门设于新加坡,但主要供应链仍在中国,且核心团队多为中国公民,这与其“新加坡公司”的定位形成矛盾。
目前,SHEIN尚未正式提交在香港的上市申请,其香港上市计划仍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SHEIN而言,上市不仅意味着能够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为公司的进一步扩张和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还意味着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将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合作伙伴的加入。因此,SHEIN的IPO进程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其最终能否成功上市也将对全球快时尚电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科技N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