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系统总结阶段成果、精准评估研究进展,并推动课题向纵深发展,近日,乐山市实验中学成功举办了2022年度乐山市普教科研课题《初中生物拓展性实验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期研讨活动。活动由教科室主任刘利华主持,特邀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理论教研员李婷婷、生物教研员徐梦担任
为系统总结阶段成果、精准评估研究进展,并推动课题向纵深发展,近日,乐山市实验中学成功举办了2022年度乐山市普教科研课题《初中生物拓展性实验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期研讨活动。活动由教科室主任刘利华主持,特邀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理论教研员李婷婷、生物教研员徐梦担任评审专家,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活动分为公开课展示、课题汇报与专家指导三大环节,全面检验与展示了研究实效,并为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
刘乔莉老师执教《植物敲拓染》一课,呈现了一堂融合传统工艺与生物学的拓展性实验示范课。课程以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整参与了从“植物叶片选材—构图布局—敲拓创作”的全过程。在动手实践中,学生不仅直观理解了植物的结构特点与色素成分,更同步提升了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及审美素养,实现了知识掌握与素养提升的双重目标。
在课题汇报环节,田静老师首先从“团队构建”与“研究历程”两方面进行了概述。她介绍,课题组依托“老中青结合”的梯队结构,经过三年系统研究,初步构建起“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评价落地”的完整研究路径。
随后,周建平、邱萍、章莉三位老师重点汇报了中期核心成果:其一,基于ADDIE模型优化了生物拓展实验教学的开发流程,形成了多份BOPPPS教学设计案例,确保了教学的科学性与连贯性;其二,研发了“三维评价工具包”,综合运用课前课后小题单、课堂表现评价表、个人与小组评价表,构建了“教—学—评”一体化闭环,为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实践方案。
评审专家在肯定课题阶段性成果扎实、实践性强的同时,也精准提出了优化建议。徐梦老师建议:应进一步规范成果文本,完善参考文献与图表标注;加强成果的量化分析,利用评价量表直观呈现学生能力的提升效果;拓宽推广路径,可联合区县教研员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李婷婷老师则从理论与方法层面指出:应强化问题提出环节,融合时代、学科与现实逻辑;进一步凝练认识性成果,争取形成高水平学术论文;优化评价工具,例如引入Likert五级评分法,以提升数据的精准度。
活动尾声,课题组负责人章莉老师总结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建议,从三方面推进后续研究:一是规范文本细节,完善案例与报告格式;二是强化数据支撑,优化评价工具并开展常态化检测;三是推动成果转化,将“探究类、实践类、融合类”拓展性实验资源深度融入日常教学,实现研究与教学的真正融合。
“此次中期研讨不仅是对课题研究的系统复盘,更彰显了生物学科组‘以研促教、研教融合’的实践追求。”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课题组将继续完善拓展性实验的资源体系与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可推广的区域经验,为乐山市初中生物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图:乐山市实验中学)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