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吉隆坡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期间,泰国首相阿努廷与柬埔寨首相洪马内特在签署停火协议时,互换国名牌的瞬间成了全场笑点。两人短暂地“互换身份”,却恰如其分地映照出这份被称为“吉隆坡和平协定”的核心寓意——若要和平持久,双方必须学会换位思考。
在吉隆坡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期间,泰国首相阿努廷与柬埔寨首相洪马内特在签署停火协议时,互换国名牌的瞬间成了全场笑点。两人短暂地“互换身份”,却恰如其分地映照出这份被称为“吉隆坡和平协定”的核心寓意——若要和平持久,双方必须学会换位思考。
在第47届世界和平大会期间,泰柬两国签署停火协议仪式
这份协议于10月26日正式签署,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的见证下,泰柬双方承诺停止一切边境敌对行动,并采取具体降级措施,包括撤出重型武器、设立观察员团队、禁止传播虚假信息,以及开展边境扫雷行动。泰国还同意释放自7月以来被扣押的18名柬埔寨士兵。
协议文本看似明确,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柬埔寨表现得尤其积极。签署仪式后数小时内,柬方就开始撤离重武器,并邀请东盟观察团全程监督,现场画面在全国直播。泰国随后也启动三阶段撤军计划,计划在六周内完成。阿努廷公开表示,希望柬埔寨的撤军行动是真实的而非象征性的,并要求柬方全面配合扫雷工作。自7月以来,泰方指责柬埔寨在边境重新布雷,导致多名泰国士兵伤亡。
泰国政府发言人还点名要求撤除柬方的BM-21多管火箭发射器,称其曾在7月袭击泰国平民地区。泰方愿意降级,但前提是看到柬方的“真诚履约”。尤其是边境重新开放与被俘士兵的释放,都取决于泰方对柬方执行情况的判断。
尽管如此,经济利益仍是两国维持和平的最大动因。峰会期间,两国与美国签署了多项贸易协议,以回应美方关税关切。美国是两国最大出口市场,而泰国经济正处低迷,政府急需借助稳定的外部环境提振信心。
但潜在风险依旧存在。明年3月至4月的泰国大选,可能成为新的不确定因素。阿努廷承诺将在2026年1月解散国会,他和其政党虽胜算不小,却可能面临民族主义诱惑——借助边境问题拉抬选情。此外,泰国军方态度难测,其高层近月屡次发表“必要时将收复争议领土”的言论。
另一根随时可能点燃冲突的导火索,是跨境诈骗中心问题。这些位于柬埔寨的犯罪网络涉嫌诈骗美国公民逾百亿美元,也让泰国形象受损,因为部分受害者是从泰国被贩运过去的。峰会上,两国均向美方承诺扩大打击合作,但外界对他们是否具备足够政治意愿深表怀疑。
近月来,柬泰两国政界人物与犯罪网络勾结的指控不断浮出水面。10月24日签署停火协议前两天,阿努廷撤销了柬埔寨富商莱永发的泰国国籍——他因涉嫌网络诈骗与人口贩运,于2024年被美方制裁。同一周,泰国副财长沃拉帕克因被指与柬埔寨诈骗中心有关而辞职。
在这种氛围下,双方都有足够的“弹药”相互指责。 一旦政治或媒体压力增大,新的口水战与小规模冲突随时可能爆发。
不过,随着美国紧盯执行情况,泰柬两国预计会谨慎行事,不敢让局势彻底失控。无论出于外交形象还是经济现实,两国都明白:这一纸停火协议不仅关乎边境,也关乎他们在东盟和国际舞台上的信誉。而这场“吉隆坡和平”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东南亚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