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科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15:47 1

摘要:肠道病毒(Enterovirus)属于小RNA病毒科,是一类无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引起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新型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等,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疾病,且存在“一病毒多疾病

肠道病毒(Enterovirus)属于小RNA病毒科,是一类无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引起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新型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等,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疾病,且存在“一病毒多疾病”的特点。

一 病毒的分类和常见疾病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分为A组(23个型)和B组(6个型):

A组:常见手足口病(如A16型,与EV71型共同为主要病原体)、疱疹性咽峡炎、皮肤疱疹、急性结膜炎;少数可致脑膜炎、心肌炎。

B组:主要引发心肌炎、心包炎、脑膜炎、胰腺炎、手足口病,还可能导致新生儿感染(症状较重)。

新型肠道病毒(New Enteroviruses)

按发现顺序编号(如EV68、EV70、EV71等):

EV70型:主要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传染性强,可引发暴发流行。

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比例较高,可能出现脑膜炎、肺水肿等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无菌性脑膜炎。

EV68型:常致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尤其儿童易感,也可能引发肌肉无力等症状。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分为I、II、III三个血清型,是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肌肉弛缓性麻痹。也可能引发轻症发热、头痛、咽痛等,现已通过疫苗基本控制。

埃可病毒(Echovirus)

包括E1-E7、E9、E11-E21、E24-E33等血清型,可引起发热、皮疹、脑膜炎等多种临床表现;部分型别可致心肌炎、肝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二 传播与预防措施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接触污染物体表面、未洗手进食等。

诺如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呕吐物飞沫)。

预防方法

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20秒。

饮食安全:避免生食未清洗的蔬果,彻底煮熟海鲜、肉类。

环境消毒:感染者接触的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疫苗接种:针对轮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可接种疫苗。

三 感染后的处理

对症治疗如发热常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咽干、咽痒、咽痛可用中成药胆木浸膏糖浆、射干利咽口服液等。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避免滥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无效)。

就医指征

持续高热、血便、严重脱水(如尿量减少、口干、眼窝凹陷)。

婴幼儿、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需密切观察。

四 总结

肠道病毒种类多样,多数感染具有自限性,但需警惕重症风险。保持卫生习惯、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出现严重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参考内容:

[1]《医学微生物学》 书籍人民卫生出版社 郭晓奎, 彭宜红

[2]《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书籍人民卫生出版社 吴雄文, 强华

[3] 肠道病毒主要包括哪几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消化内科 陈晨副主任医师

[4]《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书籍科学出版社 郝钰, 万红娇, 邝枣园

[5]《传染病学》书籍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兰娟

来源:森祺制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