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针政策,整合多方资源、凝聚法治合力,2025年10月29日下午,由船营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船营区人民检察院承办的《关于组建普法团队工作合作意见》会签仪式在区检察院隆重举行。此次仪式标志着船营区青少年普法工作正式迈入“协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针政策,整合多方资源、凝聚法治合力,2025年10月29日下午,由船营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船营区人民检察院承办的《关于组建普法团队工作合作意见》会签仪式在区检察院隆重举行。此次仪式标志着船营区青少年普法工作正式迈入“协同联动、资源共享”的新阶段,区关工委、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公安局、区司法局、区教育局与北华大学法学院携手,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坚实法治防线。
北华大学关工委副主任邵金,船营区关工委主任张洪涛,北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曹辉,船营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吴尽,船营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伟宏,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海涛,区司法局副局长孙玉磊,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希阳,区公安局法治大队长张媛等领导出席仪式。区检察院全体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船营区各乡、镇、街关工委主任及北华大学法学院普法志愿者共同参会,仪式由区关工委副主任何卓为主持。
仪式现场,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关于组建普法团队工作合作意见》。落笔之间,既是对青少年法治教育责任的郑重承诺,更是“政校社”三方联动、共护成长的坚实起步。随后,各成员单位依次表态发言,清晰勾勒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普法工作蓝图。区检察院依托吉林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打造“沉浸式”课堂,以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推动法治教育有温度、有深度;区法院将审判实践转化为普法资源,用鲜活案例让法律条文可知可感;区公安局聚焦反诈、禁毒、交通安全等痛点,以情景模拟提升青少年风险防范能力;区司法局整合法律服务力量,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与纠纷疏导;区教育局搭建校园普法桥梁,让法治教育“接地气、入人心”;北华大学法学院则以专业师资与志愿者队伍为支撑,注入高校智慧力量。
“这份聘书是荣誉,更是责任!”仪式现场,邵金、吴尽、张洪涛等领导为北华大学法学院普法志愿者颁发聘书,佩戴徽章。2025 级法律硕士邰艺泽同学代表志愿者表态发言,用青春誓言诠释对法治事业的热爱与担当,承诺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形式,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宣传员”与“播种者”。
区关工委主任张洪涛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未来各成员单位需以“协同”强根基,用好信息共享机制与定期交流会,形成“分工不分家、合力促普法”的格局;以“专业”提质量,依托北华大学学科优势开发优质普法课程,让法治教育“活”起来;以“实效”守初心,聚焦学生欺凌、网络安全等青少年关切问题,让法治成为成长路上的“护身符”。
活动之后,北华大学的志愿者们参观了吉林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今后,船营区青少年普法团队将深入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基地参观、模拟法庭、新媒体线上普法等活动,着力打造“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法治教育服务。各成员单位将以会签为起点,凝心聚力,为建设法治船营、平安船营注入新动能,让法治阳光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来源:船营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