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东大地文脉悠长,数字浪潮奔涌向前。10月30日,以“擎系运城发展,剧力文商融合”为主题的运城市微短剧产业基地揭牌仪式在运城晋创谷举行。这座总面积逾6000平方米的产业基地正式落户盐湖区,不仅成为山西微短剧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布局,更以“文旅+微短剧”的创新融合
河东大地文脉悠长,数字浪潮奔涌向前。10月30日,以“擎系运城发展,剧力文商融合”为主题的运城市微短剧产业基地揭牌仪式在运城晋创谷举行。这座总面积逾6000平方米的产业基地正式落户盐湖区,不仅成为山西微短剧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布局,更以“文旅+微短剧”的创新融合模式,为运城文化资源活化与数字产业升级搭建起全新平台,书写下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生动篇章。
作为运城微短剧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该基地在省市政府与广电部门的统筹指导下,由运城光影龙城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牵头打造,从规划之初便立足“全产业链服务”定位,构建起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产业生态。基地内部划分明确,1600平方米的实景影棚可满足各类题材拍摄需求,2000平方米的办公区为创作团队提供舒适高效的工作空间,3000平方米的生活配套区则全方位保障创作者的日常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基地创新性设置5个事业部与2个中心,同步配套器材租赁、服装道具、后期制作等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了从创意构思、备案审核,到内容创作、后期剪辑,再到版权交易、市场推广的全流程闭环服务,让创作者无需远行即可完成作品从孵化到落地的全过程。
“非常荣幸能参与运城微短剧产业的开篇布局,我们团队深耕内容创作与IP运营多年,尤其在生活化题材打磨和区域文化表达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为我们落地运城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运城光影龙城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制片人王彪在揭牌仪式上说,运城之所以能成为微短剧产业落地的优选之地,核心在于“文化底蕴+产业潜力”的双重优势叠加。从文化资源来看,关公故里的忠义文化、七彩盐湖的自然奇观、永乐宫的壁画艺术、岚山根的民俗风情等独特文旅IP,构成了微短剧创作最宝贵的原生素材库,为作品注入了不可复制的地域特色;从产业环境来看,基地“起步即规范”的发展理念,在政策引导、行业监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稳定保障,能有效帮助创作者规避行业风险,实现稳健成长。
此次运城市微短剧产业基地的落地,不仅填补了盐湖区数字文化产业的空白,更开启了运城文旅资源数字化转化的新路径。未来,随着一批优质微短剧作品的孵化产出,盐湖这张文化名片将借助数字传播的力量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河东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耿金乐 王洁)
来源:山西第一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