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上也会长脓包?那是什么病?一起了解一下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10:58 1

摘要:肝脏确实会长“脓包”,医学上叫**肝脓肿**。简单说,就是细菌、真菌或寄生虫钻入肝脏,局部化脓形成“一包脓”,不是肿瘤,却可能同样凶险。

一、先给答案

肝脏确实会长“脓包”,医学上叫**肝脓肿**。简单说,就是细菌、真菌或寄生虫钻入肝脏,局部化脓形成“一包脓”,不是肿瘤,却可能同样凶险。

二、怎么得的?

1. 细菌(最常见,占80%以上)

2. 阿米巴原虫

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肠道阿米巴“爬”进肝。

3. 真菌/创伤

免疫力低下、肝穿刺、腹部外伤后也可能发生。

三、身体信号

1、突发高热寒颤(像重感冒)

2、右上腹持续胀痛,深呼吸或翻身加重

3、恶心、食欲差、乏力,部分人出现黄疸

4、验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肝功能可异常

警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症状常不典型,仅表现为低热+乏力,易被忽视。

四、医生如何确诊?

1. 超声:首选,几分钟就能看到暗区“脓腔”。

2. CT/MR:判断大小、数目、是否破溃。

3. 穿刺抽脓:既能减压又能做细菌/阿米巴培养,指导用药。

五、治疗“三板斧”

1. 抗生素/抗虫药

细菌性:头孢+甲硝唑,疗程4-6周;

阿米巴:甲硝唑+氯喹,后需“打扫”肠腔原虫。

2. 影像引导下穿刺引流

脓腔>5 cm、厚壁、高热不退者,首选“针眼”放脓,创伤小、恢复快。

3. 手术

脓腔破裂、胆瘘、多发大脓肿才考虑腹腔镜或开腹清创。

六、预后与复查

1、早期规范治疗:治愈率>90%,平均住院10-14天;

2、延误或破溃:可引发胸膜炎、腹膜炎、败血症,死亡率升至6-14%;

3、出院后每2-4周复查超声,直至脓腔完全闭合。

七、预防贴士

1、胆道结石、阑尾炎早处理,别让小感染“顺流”进肝;

2、糖尿病、免疫力低下人群出现持续低热+腹痛,及时就诊;

3、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避免阿米巴“粪口”传播;

4、术后/穿刺后遵医嘱用抗生素,不随意停药。

来源:云流的幸福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