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到秋冬,不少中老年朋友就被心慌、睡不好、关节疼等问题缠上了,总想着找些温和的法子调理。
一到秋冬,不少中老年朋友就被心慌、睡不好、关节疼等问题缠上了,总想着找些温和的法子调理。
其实咱们身边就有一味“宝贝药材”——西红花(也就是常说的藏红花),它被称为植物中的“软黄金”,能活血化瘀、安神宁心。
今天,中国中医科学院詹志来、北京中医药大学王乐鹏两位主任,就来教教大家怎么用好西红花,还有各种缓解不适的小妙招,让您舒舒服服过秋冬~
01
让李时珍都“失手”的药材
西红花的“前世今生”
西红花从东汉传入中国,至今改了4次名字,背后藏着一段有趣的药材史,接下来就跟着主任一起来看看它的“名字变迁记”吧!
1、东汉到宋代
最早在东汉,西红花叫“郁金香”——因为它是种带香味的香草,泡出来的酒呈金黄色,当时人们主要用它礼佛、泡脚,偶尔加在酒里增香,还没把它当药材用。
2、元明时期
到了元代,忽必烈的御用厨师在《饮膳正要》里,给它起了个音译名“咱夫兰”(来自外国名 “zarparan”)。
到了明代的官方政府官修本草,又给它改了个雅致的名——撒馥兰,意思是像兰花一样高雅、芳香,别名“番红花”。还记载它能“宽胸膈、开胃、久服令人心喜”,疏肝解郁。
3、明代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给西红花补充了两个重要作用:
一是止惊悸(心跳动不安),二是明确它能活血,让西红花成了后来调理血瘀的常用药。
但因为当时没几个人见过西红花的原植物,再加上它和红花有相似的活血作用,李时珍就误把它当成了红花的一种。
其实西红花是鸢尾科植物,红花是菊科植物。
4、清代到现代
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里,人们误以为它产自西藏,就叫它“藏红花”;后来才发现,它其实是从印度经西藏传来的,西藏只是交易集散区。
直到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给了它法定名称 “西红花”。
02
“软黄金”西红花
这样喝安神又活血
西红花被称为“软黄金”,可不是夸张!
詹教授介绍,西红花每一朵花里,只有3根柱头是能入药、入食的有效部分,要凑够1公斤干品藏红花,得从20万朵新鲜西红花里手工采摘、烘干,全程没法机器替代,因此十分珍贵。
那如此好的西红花,我们该怎么用呢?
1、用量要记清
西红花性味甘、平,归心、肝经,能够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很多人怕它“劲儿大”,只敢泡3-5根,其实它的药效也没有那么恐怖。
专家说,西红花的临床使用量可以达到1-3克(一定要遵医嘱使用)。稍微大点的柱头,1克有300到400根柱头。
平常我们用来养生保健的话,一般用0.1克就足够了,0.1克约30根。
2、秋冬喝“西红宁心茶”
专家带来了一款可以帮助我们安神宁心、活血化瘀的西红宁心茶。
【组成】
西红花5-8根,酸枣仁6克,百合9克。
【做法】
先把酸枣仁砸碎(这样有效成分更容易出来),和百合一起放进养生壶,加适量水煮20分钟,最后放西红花焖泡一会儿就能喝了。
【适宜人群】
1)睡浅易醒、醒后翻来覆去的;
2)日常操心多、心里总发闷烦躁的;
3)久坐后腰背发紧、手脚容易凉的轻度血瘀情况。
【不适宜人群】
孕妇、在吃凝血药物的人群、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群不建议喝。
3、草红花可以这样用
很多人分不清西红花和草红花,草红花虽然不如西红花香,但活血效果也不错,更适合外用。
尤其是秋冬关节疼、腰腿疼的中老年人,可以试试这个草红花温通外洗方:
【组成及功效】
草红花10克、艾叶15克、生姜20克、桑枝15克,煎汤外洗。草红花活血化瘀,艾叶温经散寒,生姜温中祛寒,桑枝通四肢。【用法】
先用药汁熏蒸疼的地方(比如膝盖、腰),等温度降到 40℃左右,再用毛巾蘸药汁外洗,或者也可以把毛巾浸湿敷在疼处,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03
2个穴位+1个动作
帮您缓解心悸、肩颈疼痛
在中医技法里,在国际上传播最广、国外朋友接受度最高,甚至成了中国中医药“世界名片”的就是针灸治疗。
王教授介绍,这主要是因为针灸治疗有两个很实在的优势。第一个就是疗效的即时感受比较强,第二个就是它的“普适性”比较强。
虽然我们没办法自己针灸,但针对中老年人心悸、肩颈痛的问题,专家带来了一组适合日常调理的穴位以及一个很简单的调养动作,我们在家就能做。
1、心慌心悸?按按这两个穴位
要是突然觉得心跳快、心里慌,按按这两个穴能缓解:
◎内关穴:找手腕横纹上3根手指的位置,两根筋中间的凹陷处,用右手拇指按揉,每次60下,休息一下,反复做3组。
◎神门穴:在腕横纹靠近小指的一侧,凹陷处,用拇指按揉,每次60下,反复做3组,按左手穴位效果更好。
2、颈椎腰背疼?练练“蝴蝶手”
针对中老年人常出现的颈肩腰腿痛,王老师还教给大家一个适合调理的小动作“蝴蝶手”。
这个动作可以兼顾后背所有包括这些疼痛的膀胱经的穴位,帮助我们缓解肩腰腿疼。
【动作要领】
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手背相对,贴在胸前;
用小指沿着鼻尖慢慢向上抬,手背尽量贴紧,抬到最高处再打开双手,然后从身体后方绕着腰侧慢慢回到胸前,手背再贴紧。
每组做10个,每天做3组,随便什么时间都可以练。
别看这个动作简单,好处可不少!不仅有助于缓解颈肩腰腿痛,还有通督脉的作用,督脉为阳脉之海,做了几次之后,就会明显感觉到眼睛都变明亮了。
来源:养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