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制造企业在计划上线MES系统时,常会因“员工不会用”犹豫不决,担心系统用不起来反而增加负担。但实际上,员工不会用是实施过程中可解决的阶段性问题,并非放弃MES系统的理由。从企业生产管理升级和长远发展来看,即便初期存在员工操作能力不足的情况,MES系统的实施
很多制造企业在计划上线MES系统时,常会因“员工不会用”犹豫不决,担心系统用不起来反而增加负担。但实际上,员工不会用是实施过程中可解决的阶段性问题,并非放弃MES系统的理由。从企业生产管理升级和长远发展来看,即便初期存在员工操作能力不足的情况,MES系统的实施依然有必要,顺景小编将从三方面为大家分析,一起看看吧。
一、员工操作能力能通过措施逐步提升
“不会用”不代表“学不会”,员工对MES系统的操作能力可通过培训、简化操作、实践指导来提升。企业可联合系统供应商,根据车间操作工、质检员、管理人员等不同岗位的需求,设计分层培训课程。
针对基层员工,重点讲解数据录入、进度上报等基础操作;针对管理人员,侧重数据分析、报表查看等进阶功能。
系统上线初期,可安排技术人员驻场指导,或选拔部分员工先学会再带动其他人。而且现在不少MES系统会优化界面,减少操作步骤,甚至支持移动端操作,降低学习门槛,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实践,基本能掌握所需功能。
二、MES的核心价值不会因员工初期不会用而消失
MES系统的核心价值是打通生产数据链路,实现生产过程透明、高效、精准,这些价值不会因员工暂时不会用而受影响。比如系统能自动采集设备运行、生产进度等数据,即便员工操作不熟练,仍能记录关键信息,帮助企业发现设备停机、工序延迟等生产瓶颈,避免人工统计不及时导致的管理漏洞。
同时,MES系统能规范生产流程,设定标准化操作步骤和质检节点,员工即便不熟悉系统,也能在指引下按规范作业,减少人为失误。从长远看,MES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若因员工暂时不会用就放弃,会错失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机会,在竞争中落后。
三、“不会用”提醒企业需做好落地配套
员工不会用MES系统,本质是企业在实施前可能缺乏充分的落地规划,而非系统不适合。
企业实施MES时,要将“员工操作适配”纳入规划:选型阶段选择贴合自身生产场景、操作友好的系统,不盲目追求复杂功能;提前了解不同岗位的操作习惯和需求,部署时调整功能模块,保留核心功能、删减冗余操作,让系统更贴合实际使用。
此外,建立激励机制也很重要,对快速掌握操作、用系统提升效率的员工给予奖励,调动大家的学习和使用积极性,减少抵触情绪。
总之,员工不会用MES系统是可解决的问题,不是放弃实施的理由。企业应理性看待,通过培训、系统优化、激励等措施帮助员工适应,充分发挥MES系统的价值,推动生产管理升级。若因短期操作问题放弃长期发展机会,反而不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
来源:顺景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