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刷到广州交警的通告,心里咯噔一下——十五运会要设17条专用道,11月6号就正式启用了。评论区里吵得热闹,有人说“办赛事保障通行是应该的”,更多车主却在发愁:“专用道跟普通车道咋区分?万一走错了扣分罚款咋办?”
昨天刷到广州交警的通告,心里咯噔一下——十五运会要设17条专用道,11月6号就正式启用了。评论区里吵得热闹,有人说“办赛事保障通行是应该的”,更多车主却在发愁:“专用道跟普通车道咋区分?万一走错了扣分罚款咋办?”
正好下午接孩子放学,路过奥体路时发现路边已经立起了崭新的指示牌,地面还划了醒目的彩色标线。晚上跟开出租车的表哥聊天,他更是一肚子苦水:“跑了十年车,最怕的就是临时专用道,上次某赛事我就误闯被罚了150,这次17条道连成片,真怕绕晕了。”
抱着替大家踩坑的想法,我专门跑了趟交警大队,还对照官方通告扒了3小时细则,总算把里面的门道摸透了。其实新规里藏着不少人性化设计,“首违免罚”更是给车主吃了颗定心丸,但关键得搞懂规则。今天就把这些干货掰开揉碎了说,广州车主尤其是跑市区、机场线的,这篇文章可得存好。
一、17条专用道藏在哪?分两类路段,启用时间差两天
很多车主一听说“17条专用道”就慌了,怕出门到处都是“雷区”,其实这些专用道不是全广州铺开,主要集中在两类核心路段,启用时间还分了批次,摸清规律就不怕踩线。
先看第一类“机场联络线”,总共6条,早在10月底就划好了标线。具体包括机场高速从机场收费站到平沙立交段、广佛肇高速平沙立交至春岗立交段、华南快速路春岗立交至中山立交段,还有白云大道、云城北一路、云城东路的部分路段,总长38.2公里,基本覆盖了机场到市区驻地酒店的核心通道 。这类车道启用最早,11月6日就开始用,一直到11月20日十五运会结束,12月5日至14日残特奥会期间还要再启用一轮,每天早7点半到晚上7点半是管制时段。
第二类是“场馆联络线”,足足有11条,主要连接驻地酒店和开幕式场馆、各比赛场地,比如广园快速路的广园立交至黄村立交段、车陂路、大观南路、奥体路周边的几条道路,还有天河路、体育西路这些市中心路段,总长23.7公里 。这类车道启用稍晚,11月8日才开始,比机场线晚两天,结束时间和管制时段跟机场线一致,都是到19点半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用道不是全路段封闭,比如华南快速路上的专用道只占最内侧一条车道,路边会有蓝色指示牌标注“十五运会专用道 7:30-19:30”,地面则是黄底黑字的“赛事专用”标识,跟普通车道的区分度很高。我在奥体路看到,施工人员还在路口设置了提前500米的预告标志,只要提前留意完全能避开。
二、“首违免罚”不是万能的!这3个坑踩了照样罚
“首违免罚”绝对是这次新规里最受车主欢迎的条款,但交警朋友跟我强调,这可不是“随便闯都没事”,里面的限制条件不少,踩错了照样得交150块罚款。
首先得认准“免罚时段”,不是整个赛事期间都适用。十五运会阶段只有11月6日到8日这前3天,残特奥会阶段是12月5日到7日这3天,总共就6天缓冲期。过了这几天再闯专用道,直接按“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处罚,要么警告要么罚150块,电子抓拍和现场执法都会管。我表哥就计划这几天尽量绕开专用道,等摸清路线了再正常走。
其次要分清“首违”的定义,不是“一天内首次”,而是“阶段内首次”。比如你11月6日闯了一次,被警告教育没罚款,这就算用掉了“首违免罚”的机会,11月7日再闯就必须处罚。更要注意,同一天在不同路段闯两次,也不算“首违”,会分别认定处理,等于一次都免不了。交警举例说,要是早上在机场高速闯一次,下午在天河路再闯一次,就算同一天,两次都会被记录,第二次就得罚款。
最后,有两类情况直接不适用“首违免罚”。一类是故意占用专用道造成拥堵的,比如明明看到赛事车队来了还不避让,硬闯专用道;另一类是伪造赛事车证试图蒙混过关的,这属于严重违规,不光要罚款,还可能被追究其他责任。所以“首违免罚”更像给“无心之失”的容错机会,故意违规可没这待遇。
三、哪些车能走?除了赛事车,这4类车也有“通行证”
很多车主疑惑:“专用道是不是只有运动员的车能走?”其实不是,除了持十五运会专用车证的车辆,还有4类车在管制时段也能合法通行,搞清楚了能避免不少误会。
第一类是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这“四类车”不用多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走专用道,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的 。我在交警大队看到,他们还专门给这些车辆发了通行指引,确保赛事期间应急通道畅通。
第二类是执行紧急警卫任务的车队,这类车辆会有专门的标识,社会车辆遇到时需要主动避让。第三类容易被忽略的是公交车,如果专用道是在原公交专用车道基础上设置的,公交车照样能走,不会受影响;反过来,如果专用道是新增的,社会车辆反而能借用原公交专用车道通行,这一点在老城区路段特别实用 。
还有个“特殊情况”能借道:如果专用道设在道路最右侧,社会车辆要右转或者进出辅道时,可以临时借用专用道,但必须快速通过,不能长时间占用,还要避让可能出现的赛事车辆。我在白云大道看到,路口已经划了“右转可借道”的提示线,只要按标线走就没问题。
除了这几类车,其他社会车辆在管制时段都不能走专用道,哪怕是出租车、网约车也不行。有车主问“送急诊病人能不能走”,交警说这种情况最好提前打122报备,说明情况后会得到指引,比直接闯道更稳妥。
四、怕走错?3个实用工具,精准避开专用道
其实只要做好准备,闯专用道的概率特别低。我整理了3个交警推荐的实用工具,不管是老司机还是新手,都能精准避开“雷区”。
第一个必须是“交管12123”APP,这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打开APP后在“服务中心”里搜“赛事专用道”,就能看到17条专用道的详细地图、启用时间和管制规则,还能订阅“违规预警”,走到专用道附近会自动提醒。我试着搜了一下,连每条道的具体起止点、车道数量都标得清清楚楚,比看文字通告直观多了。
第二个是导航软件的“赛事模式”,百度、高德地图都已经更新了。只要在设置里打开“赛事交通提醒”,规划路线时会自动绕开启用时段的专用道,还会提前1公里开始语音提示“前方500米有赛事专用道,请靠右侧车道行驶”。我测试了从白云机场到天河体育中心的路线,导航直接避开了华南快速路的专用道,改走了大广高速,时间只多了5分钟。
第三个是“广州交警”公众号的“专用道查询”功能,里面有份“一图读懂”指南,把17条专用道分成了“机场线”“场馆线”两大类,每条线都配了简易地图和关键路口提示。公众号还会每天更新专用道的通行情况,比如哪个路段临时调整了管制时间,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建议车主每天出门前刷一下。
五、限行+专用道叠加?市区出行避堵技巧看这里
更让车主头疼的是,专用道启用期间还叠加了“单双号限行”,粤A小客车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通行,开幕式当天甚至限行到凌晨12点。两者叠加之下,市区出行得好好规划,不然很容易被堵在路上。
首先要学会“错峰出行”,避开早晚高峰的管制时段。专用道和限行的核心时段都是7:30-19:30,要是能早出门半小时,比如7点前就上路,既能避开专用道管制,路上车也少,通行效率能高不少。我邻居是做建材生意的,已经把送货时间调整到早上6点到7点,下午则等到8点后再返程。
其次要善用“替代路线”,绕开专用道集中的区域。比如以前从机场到天河习惯走华南快速路,现在可以改走大广高速转广州大道,虽然多走几公里,但不用怕闯专用道;去奥体中心看比赛,别开车走广园快速路,改坐地铁4号线到黄村站,出站就是场馆,比开车还方便。广州交警也公布了10条“赛事期间推荐绕行路线”,在公众号里就能查到。
最后要留意“临时调整”,赛事期间可能会根据车队出行情况灵活管控专用道。有时候专用道会临时开放让社会车辆通行,交警会通过路面广播和导航软件通知,这时候可以趁机快速通过;但如果听到“前方赛事车队即将通过,请避让”的提示,一定要提前减速,别抢道。
写在最后:赛事保障和民生出行,能做到平衡吗?
这次广州设置17条专用道,本质上是为了保障十五运会顺利举办,毕竟赛事期间国内外嘉宾、运动员的出行效率很重要,这也是大型赛事的常规操作。而“首违免罚”“提前公示路线”“推荐绕行方案”这些细节,能看出交管部门在尽量降低对市民出行的影响,这种“保赛事也保民生”的思路值得肯定。
但车主们的担忧也能理解,毕竟市区道路资源本来就紧张,叠加限行和专用道后,出行成本难免增加。不过换个角度想,十五运会是展示广州形象的好机会,赛事办好带来的长远效益,其实最终会惠及每个市民。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平时经常走这17条专用道中的哪条?已经摸清绕行路线了吗?或者你有什么避堵小技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车主能顺顺利利出行!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具体的以公安交管部门发布的官方通知为准!
来源:努力的年轻人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