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嘉奖他俩向广德中学捐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10:47 1

摘要:广德中学自1903年创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无数人才,于今已经成为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百年来历经风风雨雨不断成长,离不开无数热爱教育事业人士的大力支持。

民国教育部嘉奖董守诰、詹家鹏捐资广德中学

整理:徐厚冰

广德中学自1903年创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无数人才,于今已经成为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百年来历经风风雨雨不断成长,离不开无数热爱教育事业人士的大力支持。

今笔者给大家介绍的是,1930年董守诰、詹家鹏绅士向广德县初级中学(今广德中学)捐款的事迹——

据《安徽教育行政周刊》第3卷 第37期43页记载,1930年,民国广德县教育局局长向安徽省教育厅申请,表彰董守诰、詹家鹏捐款兴学。

9月13日,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天放呈报教育部,全文见下面图片:

9月19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文《教部褒奖广德董守诰詹家鹏捐资与兴学》,通令嘉奖董守诰、詹家鹏捐资广德中学,全文如下:

广德县公民董守诰、詹家鹏捐资该县初级中学,前经本厅呈转,该民等捐资兴学事实表,请教部给予褒奖。

现奉教部第二〇三〇号指令,董守诰捐资一万一千元,按照捐资兴学褒奖条例,应给予一等奖状;詹家鹏捐资三千元,应给予三等奖状。并附发一等及三等类状各一纸到厅。本厅当令饬广德县县长转饬具领,云。

据《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0年 第6卷第2期 ,24页)记载,董守诰捐资一万一千元是为了建广德中学校舍,而詹家鹏捐资三千元则是建广德中学图书馆。

董守诰、詹家鹏的捐资事迹,时有《民国日报》(1930.9.20,第1版)、《申报》(1930. 9 . 20, 第11版)、《时事新报(上海)》(1930.10.7 , 第6版)等报纸,均予以报道,受到社会的好评。

【编后语】

民国时期,捐资兴学褒奖制度源于1913年《捐资兴学褒奖条例》,该条例作为近代中国首部慈善捐赠法规,通过分级奖励机制,鼓励私人资本支持教育,旨在弥补国家财政不足,并促进新式教育发展。

广德县董守诰获一等奖状、詹家鹏获三等奖状,均符合条例中“依捐资额核定奖等”的核心原则。两人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义举,值得我们点赞。

讲述广德历史故事,传播广德精神内涵——

人文广德

搜集整理徐厚冰,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宣城市文史研究会会员。网络图片,侵权立删,谢谢。转发此文时,请标明作者及来源。

来源:小月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