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为何要杀太子妃,背后是一场血淋淋的权力博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14:14 1

摘要:一、太子妃的母亲,身份不一般郜国长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论辈分是唐德宗的姑姑。她的人生经历挺曲折,第一任丈夫是河东裴氏的裴徽,裴徽的母亲虢国夫人还是杨贵妃的三姐。

在唐朝的权力旋涡里,有一位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出身高贵的太子妃萧氏,成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公元790年,唐德宗一纸诏书,以“为太子厌灾”的名义赐死了她。

这背后的故事,得从她的母亲郜国长公主说起。

一、太子妃的母亲,身份不一般郜国长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论辈分是唐德宗的姑姑。她的人生经历挺曲折,第一任丈夫是河东裴氏的裴徽,裴徽的母亲虢国夫人还是杨贵妃的三姐。

马嵬坡之变时,裴徽和母亲一起出逃,最后被县令逼迫而死。

后来,郜国长公主改嫁给萧升,生下了四男一女,其中女儿就是太子李诵的妃子,也就是后来被赐死的太子妃。

二、公主行为不检,引发朝堂风波萧升死后,郜国长公主的生活变得“放飞自我”。

她不仅和小叔子萧鼎关系暧昧,还和禁卫将军李昪、商州丰阳令韦恪、前彭州司马李万等人往来密切。

在风气相对开放的唐朝,寡妇再嫁不算大事,但公主和这么多官员来往,还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就难免引人非议,长安城里流言蜚语传得满天飞。

这事儿本来可能也就当个桃色新闻过去了,但架不住郜国长公主是太子妃的母亲。李昪是禁卫将军,掌管着皇宫的部分安保力量,唐德宗不得不防。

万一这是太子在暗中结交党羽,那对皇权就是巨大的威胁。

要知道,唐朝自玄武门之变后,皇帝和太子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唐太宗废过太子李承乾,唐玄宗一天杀了三个儿子,唐肃宗晚年也被儿子架空成了太上皇。

在皇帝眼里,皇权只能自己独占,别说兄弟,连亲儿子都不能分享。 所以,唐德宗对太子开始提防,先把李昪调离禁卫军,改任太子詹事,算是敲了个警钟。

三、厌胜之术,触碰皇权红线。

郜国长公主没把这警告当回事,依旧我行我素,频繁出入宫禁,这让其他皇亲国戚很不满,于是联合起来向唐德宗举报,说她搞“厌胜”邪术。

“厌胜”是古代一种迷信的巫术,说白了就是诅咒人。在皇帝看来,这是动摇皇权统治的大罪,绝对不能容忍。

于是,唐德宗废黜了郜国长公主的封号,把她幽禁在家里。

同时,杖杀了李万,把萧鼎、韦恪、李昪流放到岭南,公主的几个儿子也被发配到蛮荒之地。

四、太子妃成了皇权的祭品郜国长公主出事后,唐德宗还派人去责问太子李诵。

太子吓得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请求和太子妃离婚。

这时候,唐德宗甚至有了更换太子的想法,他看中了养子舒王李谊,还试探宰相李泌:“舒王最近长大了,孝顺又仁厚。”

李泌赶紧劝阻,问他“父子和叔侄哪个更亲”,又列举唐太宗、唐玄宗换太子也没亡国的例子,好说歹说才让唐德宗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事情还没完。

公元790年,郜国长公主死在了家里。

唐德宗担心太子妃将来会为母亲翻案,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以“厌灾”为名赐死了她,只给了个“惠妃”的谥号。

这位太子妃,连名字都没在史书里留下,就这么成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在皇权至上的时代,亲情、伦理都得给权力让路,实在是可悲可叹。

来源:原来是璇子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