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里没有多余的话,只重复了一句:“如果我们不警惕,这一切会再来一次。”这句话他写了三遍,下面没有署名,只有一个年份——2006。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2023年3月,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日本东京。
大江健三郎的老朋友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翻出一封手写信。
纸张发黄,字迹却极工整。
信里没有多余的话,只重复了一句:“如果我们不警惕,这一切会再来一次。”这句话他写了三遍,下面没有署名,只有一个年份——2006。
那年,大江在北京做过一次演讲,说了很多人不愿听的话。
他说,日本正在重走战前的老路。
这话一出口,场子顿时安静了。
可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发出警告。
其实,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大江就开始写“战争之后的日本”。
他不是在讲战争的过程,而是在追问:这个国家,真的从战争中走出来了吗?
那时候他还年轻,刚刚大学毕业,手里拿着一份写得有些晦涩的小说稿子跑去出版社。
编辑翻了几页,抬头问他:“你想写什么?”他想了想,说:“写人怎么活下去。”后来这句话,成了他大半生写作的底色。
说起来,大江的成长经历跟很多战后那代人差不多:乡下出身,家境中等,从小听大人讲“天皇神圣”,也见过村里为征兵送行的热闹场面。
他六岁那年,听到广播里宣布日本投降。
大人们一夜之间沉默了。
那会儿他不明白,只记得母亲把家里供奉天皇照片的神龛悄悄拆了。
战后的日本,经济一天天恢复,但关于战争的记忆却越来越模糊。
到了五十年代末,教科书里已经看不到“侵略中国”这几个字了。
取而代之的,是“进军”“进入”“驻扎”这种听起来像搬家一样的词。
大江当时正在读东京大学,那些用词的变化他看得仔细。
他说:“如果连语言都在逃避,那记忆还能剩下什么?”
他的第一部成名作叫《奇妙的工作》,讲的是一个战后青年如何在高度制度化的社会里逐渐失去自我。
小说出版后,评论界反应冷淡,读者倒是有不少年轻人觉得“像是在说我自己”。
那时候的日本,正处于人均GDP翻倍的高速增长期,人人都在谈“经济奇迹”。
可大江不谈。
他在文章里写:“我们是不是把战争的心理债务,转嫁给了下一代?”
后来他更直接了。1994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媒体争相采访他,当时的内阁官房长官也公开表示将提名他接受天皇授勋。
可他当着媒体的面说:“我不会接受这个勋章,因为这个国家还没有学会说‘对不起’。”
这件事在日本国内引起不小震动。
右翼媒体骂他“卖国作家”,街头甚至出现焚烧他书籍的行为。
大江没有回应。
他只是把那段时间写的日记锁进抽屉里。
多年后他才对一位法国记者说:“如果一个作家连历史都不敢写清楚,那他还能写什么?”
不过真正让他走出书房,站上演讲台的,是2001年。
那一年,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公然参拜靖国神社。
消息一出,不光中国、韩国抗议,连日本国内也有不少反对声音。
大江当天就给东京大学写信,说他要做一次公开演讲。
演讲那天,整个大礼堂坐满了人,连走廊都挤着听众。
他站在讲台上,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楚:“供奉战犯的地方,不是和平的象征。
政治家不该以国家名义去祭拜战争。”
演讲后不久,他发起了一项联署声明,反对修改宪法第九条——即日本放弃战争的条款。
短短一个月,签名人数超过十万。
他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是每个还记得战争的人该做的事。”
可没想到,二十年后,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2025年,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出炉,一个新兴政党——参政党,席位从1个猛增到15个。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日本人优先”“恢复传统教育”“强军建国”。
这些词听起来眼熟,因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口号。
更让人注意的是,这个党不是靠传统媒体起家,而是靠社交平台。
年轻人是他们的主力支持群体。
有人在街头采访一位刚投完票的大学生,问他为什么支持参政党。
他说:“他们讲得很清楚啊,日本该强硬一点,别总道歉。”
这句话,大江在早年也听过。
当时是1960年,他跟作家代表团去中国访问,有一位日本同行在南京悄悄对他说:“我们应该来道歉,可是国内多数人不这么想。”大江没说话。
他回国后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叫《不说出口的歉意》。
他晚年多次把南京大屠杀列为“文明史上的灾难”。1994年的诺奖演讲里他公开提到:“南京,是20世纪最黑暗的时刻之一。”这句话后来被右翼团体剪出来,做成长达十分钟的批判视频,说他“抹黑国家”。
可他没改口。
他晚年写的遗书里有这么一句:“历史不是能粉刷的墙,那是骨头,是血,是不能随便涂改的东西。”
从那以后,没人再邀请他参加官方文学活动。
参考资料:
大江健三郎,《我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岩波书店,2007年。
吉田裕,《昭和史的终结》,中公新书,2010年。
加藤典洋,《战后日本思想史》,讲谈社,2006年。
《东京大学演讲实录:大江健三郎2001年言论集》,东京大学出版会,2002年。
《朝日新闻》档案数据库:2001年8月15日、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相关报道。
NHK纪录片《失落的和平:战后宪法与大江健三郎》,2023年4月播出。
来源:一读就上瘾的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