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的文章是我们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探讨史丹·温斯坦(Stan Weinstein)的传奇之作《牛市与熊市的获利秘诀》(Secrets for Profiting in Bull and Bear Markets)一书。今天我们将重点关注长期市场指标。
今天的文章是我们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探讨史丹·温斯坦(Stan Weinstein)的传奇之作《牛市与熊市的获利秘诀》(Secrets for Profiting in Bull and Bear Markets)一书。今天我们将重点关注长期市场指标。
另外,作为本系列文章的压轴,我们将对《牛市与熊市的获利秘诀》做一次全景式梳理。 从书中提炼出对交易者最关键的启示,剖析这本书为何被称为“必读之作”,总结可直接应用于交易实战的核心课程,以及它如何帮助投资者避开常见陷阱与错误。希望这篇整合性的分享,能为一路坚持阅读本系列的交易者,带来更系统、更有价值的收获。
盘口解读高手
在撰写本书时,史丹正在出版一份名为《专业读盘者》(The Professional Tape Reader)的通讯。
他在第八章一开始,就回顾了自己如何成功把握1982年的牛市和1987年的股灾。这两次重大行情的拐点都提前在通讯中发出过信号。
当时他跟踪了100个技术指标,并在通讯中报告其中50个最佳指标。
但在这本书里,他只精选了8个核心指标。
市场平均指数的阶段分析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指标。就像分析单只股票的阶段一样,你跟踪市场指数,并将其与30周移动平均线进行比较,以判断它处于哪个阶段。
当指数从阶段1过渡到阶段2时买入;当进入阶段3时卖出。
涨跌线(Advance-Decline line, AD线)
这是美国非常流行的指标,用于比较当天上涨股票的数量与下跌股票的数量。
每天的净差值会累积到前一天的总数中。
史丹会寻找AD线与指数之间的背离——通常,AD线会先于指数下跌,起到早期预警作用。
注意,在市场底部时,AD线可能会继续下跌,而指数开始反弹——这种情况下,这种背离反而是积极信号。
动量指数(Momentum Index, MI)
史丹还使用每日AD数据的200日移动平均线,他称之为“动量指数”。
最重要的MI信号是穿越零轴:向上穿越为看涨信号;向下穿越为看跌信号。
特点是:越久处于零轴另一侧,交叉信号越强。在穿越之前,偏离零轴越远,信号越强烈。
MI通常会早于市场指数见顶。但在市场底部时,MI往往滞后,因此在判断底部时不太有用。
新高与新低
史丹还跟踪新高与新低股票的数量(只包括普通股,不含优先股)。他使用的是周度新高/新低,而不是每日数据。
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信号,无论是顶部还是底部。其核心是与指数的背离。
国际市场
史丹还跟踪主要国际市场的指数。他发现,美国市场的最强劲走势,通常发生在与国际市场一致行动的时候。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GM)
史丹使用的最奇特的指标之一,就是通用汽车的股价。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内阁的一位成员说过一句话:“对通用汽车有利的事情,就是对美国有利的事情。”
因此,这只股票长期被视为美国整体企业健康状况的风向标。
史丹使用了一个“四个月规则”:如果GM在过去四个月里没有创出新高(或新低),那么其现行趋势很可能即将反转。
在本书出版前的50年里,这个信号的胜率大约为70%。
此外,史丹还会对GM的股价应用阶段分析。当“四个月规则”和阶段分析产生冲突时,阶段分析的信号优先。
价格/股息比率(Price / Dividend ratio)
史丹并不经常使用基本面,但他确实相信价格/股息比率(P/D ratio)。
P/D比率就是股息收益率的倒数。例如,如果富时100指数的股息率为3.5%,那么P/D比率就是28.6。
史丹认为,当P/D比率低于17(股息率高于 5.8%)时,股票被低估;当P/D比率高于26(股息率低于3.8%)时,股票被高估。
这些数字让我感到惊讶,因为根据我的经验,美国整体市场的股息率通常低于3%。
事实证明,从1970年到1990年,美国市场的平均股息率超过4%;而从1991年到2007年,只有1.95%。
逆向意见(Contrary opinion)
史丹说,这是一个不常见的信号,但当从华尔街到大街小巷,所有人意见一致时,就该做相反的事情。
他通过各种杂志和报纸的头条来判断市场情绪。不过他不会仅凭逆向意见就采取行动,而是等待其他技术指标的确认。
基金、期权与期货
第九章讲述了如何利用阶段分析和30周移动平均线来交易共同基金、期货和期权,但内容上并没有太多新东西。
我将简要总结一下期权策略:
1. 在进入阶段2(或已处于阶段2)的股票上买入看涨期权
2. 精挑细选,只在最佳机会出手
3. 给期权至少45天的兑现时间(最好是3个月)
4. 买接近行权价的期权,最好是实值期权
5. 使用严格的(心理)止损
概括
在第10章中,史丹总结了他的方法:
1. 检查市场指标,确认大盘方向
2. 扫描行业,挑出最佳板块
3. 从最佳板块中选择最有利润潜力的个股
4. 投资者在阶段2早期买入;交易者在阶段2的延续形态中买入
5. 使用跟踪止损(多头或空头),幅度不超过入场价的15%
6. 永远不要在阶段1或阶段2卖出股票
7. 永远不要在阶段3或阶段4买入股票
8. 当市场趋势看跌时,在阶段4的股票上做空
9. 永远不要去猜底
10. 当你觉得有必要时,就退出市场
11. 当技术面和基本面(盈利)冲突时,跟随技术面
12. 保持交易日志,重点复盘亏损交易
全景式梳理
对交易者的关键启示
大多数交易者失败并不是因为点差,而是因为没有框架。入场感觉随机,出场被情绪左右,风险管理总是事后反应。没有结构,再不错的交易想法也会变成一堂昂贵的课。
史丹的这本书提出了一种分阶段、结构化的方法,消除交易中的猜测,让你获得真正的优势。这不是另一本模糊的交易理论指南,而是一份能让你持续捕捉大行情、避免爆仓的实战蓝图。
《牛市与熊市获利秘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直击成长型交易者最大的短板之一:时机。知道买什么只是游戏的一半;知道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才是把持平交易者与持续获利者区分开的关键。
史丹的阶段分析模型把“时机”放在核心位置。你是否曾经买过一只“热门”股票却被横盘震荡折磨,或者看着盈利回吐殆尽因为没有卖出规则?这本书会让你深有同感。书中装满了可以立即应用的原则,无论你的市场或交易风格如何。
史丹的可信度不是来自理论,而是来自结果。他一再在大众之前识别出重大牛市和熊市。他确实使用技术工具,但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应用方式——有结构、有时机、够简洁。他的阶段分析框架并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而是经过多年在牛市、熊市、跨资产市场的真实应用逐渐演化出来的。
这不仅仅是另一个讲 MACD设置的图表派。史丹的工作根植于对机构心理的观察——他们如何建仓、派发、抛售。他在“聪明资金”跟踪还没成为流行词之前,就已经洞悉了市场机制。这也是为什么几十年后交易者仍然在研究他的原因。
为什么《牛市与熊市获利秘诀》是必读之作?
史丹提供的不仅是一套方法,更是一种可跨周期适用的市场思维方式。仅仅是“阶段分析”——把趋势分成四个心理阶段——就值回书价。它为交易者提供了一个简单但强大的筛选器,帮助决定“交易什么”和“何时交易”。无论板块、周期甚至资产类别,它都适用。
书中关于卖出的章节尤为突出。大多数书籍在退出策略上都草草带过,史丹没有。他提供了直接的规则来保护利润和止损,并辅以示例。书里还涵盖了做空——在熊市阶段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工具。他用与做多同样的结构,详细说明了识别做空机会的具体设置。
此外,这本书兼具可读性与可操作性实属难得。图表标注清晰,概念通过小测验和真实案例反复强化,没有废话,直截了当地教学,尊重读者的时间和经验水平。
交易中可应用的关键课程
1. 用“阶段分析”与市场趋势保持一致
史丹的四阶段模型——筑底、上涨、见顶、下跌——简化了市场行为。大多数交易者失败,是因为买得太早或持有太久。阶段分析提供了一种清晰的方法,评估一只股票到底值得买入、做空,还是干脆回避。它还能让你远离那些账户最容易被“绞肉”的危险震荡区。把交易对准第2阶段(上涨)并避免第3、4阶段的陷阱,是交易的基础。
2. 相对强弱是“筛选器”,而不是“确认信号”
史丹强调,相对强弱(RS)并非滞后信号——它是筛选交易机会的工具。一只RS很差的股票突破要怀疑;一只RS排名靠前的股票突破才值得行动。这改变了交易者评估形态的方式。相对强弱不仅仅是动量交易者的专利,它是关于机构兴趣和未来潜力的实时线索。
3. 成交量验证或否定故事
仅靠价格远远不够,成交量告诉你是谁在参与交易。没有放量的突破?忽略它。低量回调?健康。史丹一再强调这一点。正确情境下的放量能让交易“长牙”。关键不只是看到高成交量,而是要读懂在市场所处阶段和具体形态下它意味着什么。
4. 不仅要学会什么时候买——还要学会什么时候卖
史丹的卖出框架极其实用。从卖出止损、顶部形态到获利了结规则,他全都涵盖。能赚点小钱的交易者与能把账户做大的交易者的区别?在于退出纪律。史丹逼迫读者严肃对待保护本金和锁定利润。不再“拿着祈祷”。
《牛市与熊市获利秘诀》帮你避免的常见错误
1. 在第3阶段(见顶期)买入
在行情末期追强势,是快速走向回撤的捷径。史丹教交易者识别一只股票可能见顶的信号。第3阶段的特征是:成交量减弱、价格横盘、突破失败。如果你在这一阶段入场,你很可能只是别人离场的接盘者。
2. 在突破时忽视成交量信号
并非所有突破都一样。很多交易者买入价格突破时不检查成交量——这是一个致命错误。史丹指出,突破时成交量必须放大,回调时成交量必须缩小,否则就缺乏机构资金的承诺,走势很可能失败。
3. 在第4阶段(下跌期)持仓过久
史丹警告要避免在第4阶段持仓这一致命习惯——在这一阶段,价格跌破支撑并开启新一轮下跌趋势。许多交易者用基本面来合理化这种走势。他打破了这种心理陷阱,教你如何识别早期破位,从而快速止损,或在空头方向获利。
《牛市与熊市获利秘诀》一书的最佳金句
“盘口揭示一切。”
这句口号概括了史丹的核心哲学:忘掉各种故事,忽略那些头条新闻,价格与成交量才是真相。如果你顺应盘口而不是顺从自己的观点,你就能站在市场正确的一边。太多交易者试图“想赢过盘口”,这句名言提醒你要去倾听。
“别今天是基本面派,下周又变成技术派。”
一致性至关重要。在交易中途或市场周期中途频繁更换策略会毁掉你的优势。史丹强调的是纪律——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然后坚持到底。这句名言对那些东抓西挠、没有真正投入到一个框架中的交易者尤其当头棒喝。
“阶段分析会让你保持在市场正确的一边。”
大多数交易者亏钱,并不是因为没有好标的,而是因为逆势而行。这句名言强调,顺势而为是成功的一半。阶段分析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方法,确保你顺流而行,而不是逆水而游。
最终看法
如果你的交易感觉随机、出场缺乏结构,这本书就是解药。它为你提供一个能跨任何市场周期的系统化、纪律化交易框架。史丹的阶段分析模型消除了模糊性。你不再需要问“现在是不是买入的好时机?”——你会有一个流程帮你回答这个问题。
书中的战术洞见是:停止预测,开始反应。史丹的工具是“反应式”的——而且是最好的那种。你不需要预测底部,只需等待第1阶段转入第2阶段,用成交量和相对强弱确认,然后行动。这是用赔率交易,而不是用希望交易。
来源:交易员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