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实战检验的六类新型武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23:28 1

摘要:“榛树”中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2024年11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军在对乌军事打击中成功测试该导弹。它以10马赫速度奔袭目标,末段超11马赫,15分钟可击中目标,射程1000 - 5500公里。搭载冷战MIRV技术,能携带6枚主弹头及36枚分弹头,精

俄乌冲突以来,俄军在战场上成功试验了多种新型武器弹药。最有代表性的6类15种。

第一类,高超音速导弹

1、“榛树”中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2024年11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军在对乌军事打击中成功测试该导弹。它以10马赫速度奔袭目标,末段超11马赫,15分钟可击中目标,射程1000 - 5500公里。搭载冷战MIRV技术,能携带6枚主弹头及36枚分弹头,精准打击多目标,可精准摧毁加固目标,突防能力强,现有防空系统难以拦截。

2、 “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该导弹于2022年3月首次投入实战,由米格 - 31K战斗机携带发射。它具备极快的飞行速度,最高可达10马赫左右,射程超过2000公里,且飞行轨迹多变,难以被传统的防空系统拦截。在实战中展示了强大的突防和精确打击能力。通过与“沙赫德 - 136”无人机协同作战,以饱和攻击突破乌军多层防空网,验证了高超音速导弹与低成本无人机的战术协同价值。

3 、“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2023年俄军在战场上对“锆石”导弹进行了相关测试。该导弹飞行速度可达9马赫,射程超过1000公里,主要用于反舰作战。其高速飞行能力使得敌方舰艇的反应时间大幅缩短,大大提高了突防概率。

第二类,增程弹药

4、新型增程滑翔炸弹。2025年10月16日,首次用于尼古拉耶夫州的空袭。射程从早期100公里提升至140 - 150公里,飞行速度500公里/小时。采用高升阻比滑翔翼面,成本是巡航导弹的1/5;战机可在敌防空系统射程外投放,降低被击落风险;并可搭载多种弹头,适用于不同目标。

5、改装后的FAB - 1500和FAB - 3000航弹。俄将老式航空炸弹结合“通用规划和修正套件”(滑翔翼和控制系统),配装后航弹在几千米高空投射,速度达900 - 1000千米/时,能滑翔60 - 70千米,打击精度在5米内,变为高精度弹药。原本需投射20 - 25枚普通炸弹才能摧毁的目标,使用配装套件的炸弹仅需1 - 2枚,显著提高航空兵作战效能。

2023年9月FAB - 1500炸弹开始在前线使用,由苏 - 34歼击轰炸机投射;2024年俄国防部下令恢复生产FAB - 3000航弹并研制适配套件。2024年初,在阿夫杰耶夫卡战役首次使用。重3吨,爆炸超压可致200米内人员脑震荡,弹片杀伤范围500米,对高层建筑和地下工事破坏力大。

第三类,无人机

6 、“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它可以执行侦察、监视和打击任务,配备有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如小型炸弹和导弹。“猎户座”无人机在战场上能够实时获取情报,并对发现的目标进行及时打击。

7、 “立方体”自杀式无人机。这是一种小型、低成本的无人机,可携带炸药对目标进行自杀式攻击。能够对敌方的人员、轻型车辆和小型工事等目标进行突然袭击。在战场上,它常常被用于对乌军前沿阵地和后方的一些重要节点进行骚扰和打击。

8、光纤操控FPV无人机。2024年夏天,“诺夫哥罗德汪达尔王子”光纤无人机投入使用,通过超细光纤线缆传输指令,摆脱电子战干扰,可攻击装甲车辆顶部薄弱部位。2025年升级版“闪电” - 1、“闪电” - 2无人机作战半径延至20公里,与光纤无人机协同,使乌军后勤车队损失率增加40%。

9、AI驱动的自主作战无人机。2025年10月,Artemis - 10无人机投入实战。搭载AI视觉系统,能自主识别目标并打击,通信中断也可完成任务;可在GPS干扰环境下,通过地形匹配和激光测距导航,适用于城市战;可集群作战,对乌军防御体系构成新威胁。

第四类,电子战装备

10、“克拉苏哈”电子战系统。它可以对敌方的雷达、通信和导航系统进行干扰和压制,使敌方的侦察和指挥控制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该系统2022年部署至乌克兰俄控区,持续干扰乌军“海马斯”火箭弹GPS制导和无人机通信。改进型覆盖半径150公里,能烧毁敌方雷达T/R组件。得益于对乌军防空雷达的有效压制,2025年,俄军空袭成功率从42%提升至68%。

11、“摩尔曼斯克 - BN”远程通信干扰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敌方的远程通信进行干扰,干扰范围可达数千公里。它可以阻断敌军与外部的通信联系,破坏其作战协同和指挥体系,增强俄军在信息领域的优势。

第五类,新型火炮和弹药

12、锦葵(Mallow)轮式自行榴弹炮。这是一种新型的轮式自行火炮,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采用8×8轮式底盘,公路时速80公里,续航里程1000公里,发射“红土地” - D制导炮弹时射程43公里。它可以发射多种弹药,包括精确制导炮弹,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目标进行打击。“打一炮换一地”的特性,使其在无人机密布的战场上,生存能力比传统履带式火炮提升3倍以上。

13、“吉普赛特 - K”自行火炮。由2S43“马尔瓦”自行火炮系统更新而来,创新性使用可变装药量的弹药筒,使常规炮弹射程超30公里,并配备了高精度导航设备。有四轴平头式车辆和履带式地盘两种承载平台,进入战场的火炮额外加装了防护和伪装。

14、“红土地 - M2”制导炮弹。这种炮弹在原有“红土地”炮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它可以由多种火炮发射,能够精确打击敌方的装甲目标和坚固工事。

第六类,微波武器

15、大龙K4000微波防空系统。这是俄罗斯紧急采购的系统,专门克制无人机蜂群战术。

有报道称,2025 年 9 月,中俄开展了大龙 K4 千微波系统的联合测试项目。当时乌克兰方面出动了 1200 架自杀式无人机对莫斯科及其周边目标发动袭击。在此次实战化测试场景下,这些无人机在还未进入俄罗斯境内 400 公里范围时,就被该微波防空系统全部拦截摧毁,这一成果充分展示了该系统在应对无人机蜂群攻击时的卓越效能。

备注:素材图片来自网络媒体!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