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08:51 1

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文物局昨天(18日)在2025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上发布,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国际博物馆日期间,

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文物局昨天(18日)在2025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上发布,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开幕大展,《看·见殷商》展昨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揭幕,今天正式开展。展览汇聚全国28家文博单位的338件(套)珍贵文物,涉及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其中一级加重点文物超50件(套),勾勒出一幅灿烂商文明全景图。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谭晓玲:一件河南博物院的鸮尊和一件国家博物馆的鸮尊,自1976年出土以来,第一次实现了在展厅里(聚首),它俩面对面、互相凝视着。亚丑钺也是自出土以来,第一次实现聚首。将近54件相当于一级品的文物齐聚于《看·见殷商》展览。

在黑龙江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开展线上直播讲解活动。讲解员结合馆内历史文物、档案资料以及场景复原,向公众深入揭露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反人类暴行。线上观众还能通过直播间互动环节与讲解员实时交流。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宣教部副主任杨禹:同时还策划了“众筹声音·讲述历史”志愿者线下讲解,还有“强国有我·冰城同声述历史”等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来引导广大群众,铭记历史,厚植爱国情怀。

山西太原市的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面向少年儿童开展了沉浸式考古探索活动。孩子们手持小铲子,在博物馆工作人员指导下,对陶俑、古币等古代文物模型进行“挖掘”。

参与考古体验的儿童刘弋枫:以前老师给我讲过,今天我来这亲身体验一下,感觉特别棒。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讲解员吕岩:依托晋阳古城遗址,我们既有考古现场又有考古博物馆。所以我们也希望把文物活化利用起来,让大家来感受晋阳文化,了解考古知识。

在位于河南洛阳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二楼的临展厅,《点石成金——从苏美尔到夏王朝的古文明冶金互鉴》特展吸引了众多观众专程前来参观。

观众李茜:刚才看到那个金色的皇冠,真的很漂亮。能学到很多东西。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刘宇航介绍,本次展览展出278件金属文物,展示了古代冶金技艺的发展脉络。

刘宇航:我们还特地对该展览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将二里头遗址和中原地区的青铜器进行了对比展示,以此让大众能够了解国内外冶金技术的发展。

在位于安徽淮北市的淮北工业博物馆,由电厂机组车间改造成的“围炉”体验区,让游客沉浸式了解煤电产业的前世今生;现代声光电、AI等科技元素交织融合,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

游客诸淼:老电厂对于我们淮北人来说,其实是大家内心深处的记忆,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当下艺术载体融合的形式所呈现出来的工业博物馆,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是骄傲的。

淮北工业博物馆由当地一处修建于1969年的火力发电厂遗址改造而成。

淮北工业博物馆负责人赵焱:作为城市更新工业遗址的活化利用项目,既有效盘活了工业遗存,又推动了淮北的文旅融合与城市的转型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