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10月的雨夜,台北空军司令部档案室灯火通明,周至柔将“吴石专案”文件锁进保险柜,仿佛给老同学吴石钉上棺材钉。此后,吴石被层层监视,陷入一场“政治围猎”。最新解密的《周至柔日记》尽显虚伪。1950年3月,吴石被以“通敌”之名枪决,所谓“证据”竟有事后添
1949年10月的雨夜,台北空军司令部档案室灯火通明,周至柔将“吴石专案”文件锁进保险柜,仿佛给老同学吴石钉上棺材钉。此后,吴石被层层监视,陷入一场“政治围猎”。最新解密的《周至柔日记》尽显虚伪。1950年3月,吴石被以“通敌”之名枪决,所谓“证据”竟有事后添加的痕迹。杜鲁门停掉对台军援,周至柔疲于解释。2020年,周家后人想设“吴石奖学金”被拒。“吴石案”不是简单的个人恩怨,而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记住这三点:案发或有长时间布局;证据可能被“润色”;个人命运在资源分配前渺小如尘。枪声虽逝,警钟长鸣!
来源:竹筏上漂流的快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