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爪哇人”,你可能会想到印尼那个热带小岛,但这个名字,其实背后隐藏着两段截然不同的故事——一段是人类起源的史前传奇,一段是南岛民族的迁徙史诗。
说起“爪哇人”,你可能会想到印尼那个热带小岛,但这个名字,其实背后隐藏着两段截然不同的故事——一段是人类起源的史前传奇,一段是南岛民族的迁徙史诗。
时间回到一百多年前,1891年,荷兰学者杜布瓦(Eugène Dubois)在印尼的爪哇岛上发现了一副古老的人类头骨和腿骨化石。后来科学家确认,这是一种生活在约70万到100万年前的古人类——直立人(Homo erectus)。
这个发现震惊了世界,也让“爪哇人”成为人类演化史上最重要的一环。
他们和“北京人”其实是“亲戚”,都属于直立人,只是生活在不同地区——一个在中国北方,一个在东南亚的爪哇岛。
考古学家认为,这批早期人类可能是从非洲迁徙出来后进入亚洲的最早人群之一。他们能直立行走,会制造石器,甚至可能已经学会用火。
所以,最早的“爪哇人”,其实是人类的远祖。
如果你今天在印尼提到“爪哇人”(Javanese),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现在的爪哇人是印尼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岛的中部和东部,他们说“爪哇语”,信仰伊斯兰教,是印尼政治与文化的核心人群。
但他们的根,也不是原地生长出来的。语言学与人类学研究表明,爪哇人属于南岛语族(Austronesian),他们的远古祖先极可能来自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今天的福建、广东一带。
几千年前,这些早期南岛人沿着海岸向南航行,途经台湾、菲律宾,最终到达印尼、马来群岛和太平洋的岛屿,形成了今天庞大的南岛民族体系。
换句话说,现代的爪哇人,血脉上与中国南方人有着很深的渊源。
来源:oc多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