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这糕点真是香甜啊。"康熙满意地点点头,掏出银子放在柜台上。
沈德昌笑得合不拢嘴:"客官您真是识货,这可是我家祖传的手艺。"
康熙转身走出糕点铺,春日的阳光洒在他朴素的青布长衫上。暗卫张铁山紧跟在后面。
刚走出店门,康熙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还在忙碌的糕点铺。
他压低声音对张铁山说了几句话。
张铁山脸色一变...
01
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初八。
紫禁城里的下午总是这样安静。太安静了。
康熙坐在御书房里,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外面的太监小心翼翼地走路,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李德全。"康熙叫道。
"皇上。"李德全赶紧进来。
"朕要出去走走。"
李德全愣了一下:"皇上要去哪里?"
"前门大街。"康熙站起身,"给朕准备一身商人的衣服。"
李德全想说什么,但看到康熙的表情,又把话咽了回去。
半个时辰后,康熙换上了一身青布长衫。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小商人。
"张铁山跟着朕就行了。"康熙对着镜子整理衣服,"其他人不用跟。"
张铁山是康熙的贴身暗卫。三十出头,不高不矮,长得很普通。这种普通正好,走在人群里不会引起注意。
两个人从西华门悄悄出了宫。
前门大街上人来人往。小贩在叫卖,马车轱辘在石板路上滚过。康熙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就是外面的世界。
他们沿着大街慢慢走。康熙看着路边的小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都很忙碌。
走到一处拐角,一阵浓郁的甜香味飘过来。
康熙停下脚步。
"什么味道?"他问张铁山。
张铁山看了看前面:"好像是糕点铺。"
康熙顺着香味走过去。
02
糕点铺的招牌写着"福满楼"三个字。
字写得工整,但有些旧了。门口排着几个人,都在等着买糕点。
康熙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里面有个中年男人在忙碌,手上沾着面粉。旁边还有个十几岁的小伙计在帮忙。
"进去看看。"康熙对张铁山说。
两人走进糕点铺。
"客官要买什么?"中年男人抬起头,朝康熙笑了笑。
这个男人大概四十岁,个子不高,但很精神。眼睛很亮,说话的时候带着江南口音。
"我就是闻着香味进来的。"康熙看着柜台上的糕点,"这都是什么?"
"这是桂花糕,这是绿豆糕,还有莲蓉酥。"男人指着柜台上的糕点一一介绍,"都是我自己做的。"
康熙点点头:"手艺不错。"
"客官您过奖了。"男人笑得更开心了,"我叫沈德昌,这小子是我徒弟胡三儿。"
胡三儿看起来十六七岁,瘦瘦的,但很机灵。听到师父介绍自己,赶紧朝康熙点头。
"沈师傅,"康熙说,"能不能看看你怎么做糕点?"
沈德昌愣了一下:"客官想看?"
"就是好奇。"康熙说得很随意,"平时只知道吃,不知道怎么做。"
"那行啊。"沈德昌很爽快,"正好要做一批桂花糕,客官可以看看。"
他让胡三儿去后面搬了个小凳子给康熙坐。
沈德昌卷起袖子,开始准备材料。
"做桂花糕,糯米粉最重要。"他一边说话一边工作,"这糯米粉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
康熙坐在旁边看着。沈德昌的动作很熟练,每一步都做得很仔细。
"先用温水和面。"沈德昌把糯米粉倒在案板上,慢慢加水,"水不能一次加完,要一点一点来。"
胡三儿在旁边帮忙递工具。师徒两个人配合得很好。
"然后加桂花。"沈德昌从一个小罐子里舀出一勺桂花,"这桂花是我自己腌的,用蜂蜜腌了一个月。"
康熙看着他的手法。沈德昌的手很稳,揉面的时候用力均匀。
"客官也是做生意的吧?"沈德昌一边揉面一边问。
"做点小买卖。"康熙说,"卖布的。"
"那也不容易。"沈德昌点点头,"现在生意都不好做。"
康熙没有接话,继续看着他做糕点。
沈德昌把面团分成小块,每一块都差不多大小。他的手很巧,几下就把小面团整理成规整的形状。
"现在要上锅蒸。"沈德昌把整理好的糕点放在蒸笼里,"火候最重要,不能大不能小。"
胡三儿去烧火。沈德昌在旁边看着,时不时调整一下火的大小。
"多长时间能熟?"康熙问。
"一刻钟左右。"沈德昌坐下来休息,"做糕点就是要耐心,急不得。"
康熙点点头。
蒸笼里冒出白色的蒸汽,带着桂花的香味。
03
一刻钟过去了。
沈德昌打开蒸笼,热气冒出来。里面的桂花糕已经熟了,看起来白嫩嫩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客官尝尝。"沈德昌用小铲子取出一块桂花糕,放在小盘子里递给康熙。
康熙接过盘子。桂花糕还有点烫手,但闻起来很香。
他小心地咬了一口。
糕点入口即化,甜而不腻。桂花的香味在嘴里慢慢散开。
"好吃。"康熙点点头,"真是香甜。"
沈德昌和胡三儿都笑了。
"客官您真是识货。"沈德昌很高兴,"这手艺可是传了好几代了。"
康熙又吃了一口:"祖传的?"
"对啊。"沈德昌很自豪,"我爷爷那一辈就会做糕点。手艺一代传一代,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
康熙听着,继续吃糕点。
胡三儿在旁边收拾工具。他动作很快,但很小心,不会把工具碰出声音来。
"客官还要别的吗?"沈德昌问,"绿豆糕也很不错。"
"那就再来一块绿豆糕。"康熙说。
沈德昌从柜台上取了一块绿豆糕。这个也很精致,颜色是淡淡的绿色。
康熙尝了尝。绿豆糕的口感不一样,但同样很好吃。
"手艺确实不错。"康熙夸道。
沈德昌听了更高兴了。
"客官您这么夸奖,我都不好意思了。"沈德昌笑着说,"其实这手艺,说起来还有点来历呢。"
康熙抬起头:"什么来历?"
"我们老家在南京。"沈德昌坐下来,显然想要好好说说,"我太爷爷那一辈,在明朝的时候,是在宫里做糕点的。"
康熙的手停了一下,但很快又继续吃糕点。
"宫里的糕点师?"他问。
"对啊。"沈德昌很得意,"太爷爷在御膳房干了二十多年。后来明朝完了,他就带着手艺出宫了。"
胡三儿在旁边听着,眼睛里都是崇拜。
"那时候的宫廷糕点,可是和民间不一样的。"沈德昌越说越起劲,"用料更好,做法也更精细。"
康熙点点头,没有说话。
"我太爷爷把宫里的方子都记下来了。"沈德昌压低声音,好像在说什么秘密,"传到我这里,还保留着好几样宫廷糕点的做法呢。"
康熙的眼神变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正常。
"哦?什么样的?"他问。
"比如这桂花糕,就是宫里的做法。"沈德昌指着盘子里的糕点,"还有一种叫做龙须酥的,那可是只有皇帝才能吃的。"
胡三儿接话道:"师父,你还会做那个什么凤凰糕吧?"
"对对对,凤凰糕。"沈德昌笑得很开心,"那个更复杂,要用十几种材料呢。"
康熙继续吃着糕点,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现在的人啊,都不知道以前宫里的糕点有多精致。"沈德昌感叹道,"那才是真正的手艺。"
康熙放下盘子:"确实,宫廷的东西都很精细。"
"客官您也懂?"沈德昌眼睛亮了。
"听说过一些。"康熙站起身,"今天的糕点很好吃,该多少银子?"
04
沈德昌算了算:"两块糕点,一共八文钱。"
康熙从袖子里掏出一小块银子,放在柜台上:"不用找了。"
"哎呀,客官您给太多了。"沈德昌赶紧要找钱。
"没事,就当是对手艺的赞赏。"康熙摆摆手,"今天的糕点真是香甜。"
沈德昌和胡三儿都很高兴。
"客官您以后常来啊。"沈德昌送到门口,"我们这里天天都有新鲜的糕点。"
"好,有机会一定再来。"康熙点点头。
他和张铁山走出糕点铺。
外面的阳光很好,街上的人还是很多。康熙走得很慢,好像在思考什么。
张铁山跟在旁边,一句话也不说。
他们走了大概十几步。
康熙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了一眼身后的糕点铺。沈德昌还站在门口,朝他们挥手。
康熙也挥了挥手,然后转过头来,压低声音对张铁山说:"糕点师傅沈德昌,斩立决。"
张铁山脸色变了:"皇上?"
"立刻执行。"康熙的声音很平静,"不要让他跑了。"
张铁山愣了一下,但马上反应过来:"是。"
康熙继续往前走,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张铁山跟在后面,心里想着刚才的命令。他不明白为什么,但他知道自己不应该问。
张铁山很快就安排好了一切。
半个时辰后,一队禁卫军包围了福满楼糕点铺。
沈德昌正在和胡三儿收拾店铺,准备关门。看到这么多官兵,他们都吓傻了。
"你就是沈德昌?"为首的官兵问。
"是,是啊。"沈德昌声音发抖,"官爷,我们犯了什么事?"
"跟我们走。"官兵说,"有人要见你。"
沈德昌被带到了前门大街的一个院子里。康熙坐在里面等着。
"刚才买糕点的客官?"沈德昌完全糊涂了,"您是..."
"朕是当今皇帝。"康熙说。
沈德昌腿一软,跪在地上:"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胡三儿也跟着跪下,吓得说不出话来。
"你刚才说,你家保留着明朝宫廷糕点的秘方?"康熙问。
沈德昌这才明白自己说错了什么。他磕头如捣蒜:"皇上,小的该死,小的不该说那些话。"
"你太爷爷在明朝御膳房做过糕点?"康熙继续问。
"是,是的。"沈德昌不敢撒谎,"但小的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真的忘得差不多了。"
康熙站起来,在屋子里走了几步。
"你觉得明朝的糕点比现在的好?"他问。
沈德昌不敢回答。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是错。
"皇上,小的只是个做糕点的,不懂别的。"他哭着说,"小的从来没有别的心思,就是想好好做糕点。"
康熙看着他,眼神很复杂。
05
康熙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街道。
"你确实会做糕点。"他说,"朕刚才吃的那个桂花糕,确实很好吃。"
沈德昌不知道该说什么。
"但是你不该说那些话。"康熙转过身来,"你不该说你家还保留着明朝宫廷的秘方。"
"皇上,小的知错了。"沈德昌哭道。
"你知道什么错?"康熙问,"你以为朕是因为你怀念明朝才要杀你吗?"
沈德昌不敢抬头。
"朕要杀你,是因为你的话会被别人听到。"康熙说,"会有人因为你的话而起别的心思。"
沈德昌还是不明白。
"明朝已经完了六十多年了。"康熙说,"但总有人不死心。你一个糕点师傅,说自己家里还保留着明朝宫廷的秘方,这话传出去会怎么样?"
沈德昌终于明白了一点。
"会有人来找你,问你别的事情。"康熙继续说,"会有人把你当成明朝的遗民。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会被卷进去。"
"皇上,小的真的没有别的心思。"沈德昌哭着说。
"朕知道。"康熙点点头,"但朕不能冒这个险。"
屋子里安静下来。
"还有一个原因。"康熙又说,"你刚才在朕面前,夸奖明朝宫廷糕点的精致。你觉得现在的宫廷比不上明朝。"
沈德昌想反驳,但张不开嘴。
"朕不怪你这么想。"康熙说,"但朕不能让这种想法传播出去。"
他走回到沈德昌面前:"你明白了吗?"
沈德昌点点头。他明白了,但也绝望了。
当天下午,沈德昌被押到菜市口斩首。
胡三儿被发配到边疆,永远不许回京城。
福满楼糕点铺被查封,再也没有开过。
康熙回到宫里,坐在御书房里。李德全进来汇报今天的事情。
"皇上,都处理完了。"李德全小心地说。
康熙点点头,没有说话。
"皇上还要出宫吗?"李德全问。
"不了。"康熙摆摆手,"没什么意思。"
李德全退出去了。
康熙一个人坐在那里,想着今天下午的事情。沈德昌确实是个好师傅,糕点做得很好。但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情不能做。
外面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紫禁城里又恢复了平静。
前门大街上,人们照常买卖东西。没有人知道下午发生了什么。福满楼糕点铺门口贴着封条,但很快就会有别的店铺开在那里。
生活还要继续。
康熙拿起一本奏折,开始批阅。他的字写得很认真,每一个字都很工整。
天黑了。太监点起蜡烛。康熙还在工作。
外面没有桂花糕的香味了。
来源:卡西莫多的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