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所谓的“国际接轨”,最后变成了我们要努力改变自身的形态,去适配全世界,也不管对方的规矩是好是坏、对我们有没有利。
“与国际接轨”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矮化。
记住了!
“与国际接轨”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矮化。
是把所谓的“国际”凌驾于自身之上的选择。
那“国际”是什么?
你界定过什么叫“国际”吗?
如果说美国是第一强国,好,它是“国际”,你要和它接轨。
欧洲算是一群强国,好,你要和它们接轨。
我问你,乌干达呢?
它也不是中国,对吧?
乌干达呢?
不好意思,因为要“与国际接轨”,所以你也得跟它接。
刚果(金)呢?
你也得跟它接;秘鲁呢,你还得跟它接。
这个所谓的“国际接轨”,最后变成了我们要努力改变自身的形态,去适配全世界,也不管对方的规矩是好是坏、对我们有没有利。
这东西就变成了“国际接轨”。
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个好词,但只要你用这个词,就不会说“我有选择的,美国是‘国际’,乌干达就不是‘国际’”。
你这算什么?
赤裸裸的双标。
你搞双标,还谈什么“与国际接轨”?
你这话能自洽吗?
逻辑通顺吗?
不通顺。
你既然要“国际接轨”,那只要是非中国的,你都得和它接轨。
如果对方的“轨道”和你不适配——你这边是太空轨道,他那边连车辙都没有,就是一片土路。
接不接轨?
接!
想方设法也得接。
这是什么?
这是把全世界都奉为“青天大老爷”的表现,是严重的自我矮化,会造成一种结果:不管我们多努力,都是在为别人服务,为了让别人高兴、让别人满意而服务。
但我们建国的目的是这个吗?
我们建设今天的国家、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是为了服务全世界吗?是为了满世界“拜码头、认老爷”吗?
我们不是为了让自己站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所以,当你立下一个看似有价值的目标,却在操作层面搞不清“国际”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与国际接轨”就会变成“服务全世界”。
可凭什么呢?
为什么最辛勤、最聪慧、最有组织力、最谦和的人,要去服务别人?
想过这个问题吗?
你为什么要当“万国服务生”?
是因为我们只有服务业吗?
不是的,我们的核心是制造业。
我们掌握着全世界各类低、中、高端产品的生产,把控着所有生产关键环节的“喉咙”。
人人都觉得我们是当今强国,但我们的姿态却低到了尘埃里,你觉得这是好事吗?
我这边只说一句“支持用我们自己的历法”,有人就炸毛了:“那你这不‘与国际接轨’!”
作为当时最大的生产国、当时的顶尖强国,作为拥有“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能实现全世界无死角覆盖的强国,我说“立法应该用农历”,那他们就该每年定时定点来领黄历本,这才是该有的国际秩序。
什么叫“国际世界”?
这就叫“国际世界”。
我之前就说过,动不动就有很多中国人喜欢说“你看人家老外都夸我们了”“你看人家老外都说我们怎么样了”,然后就特别开心。
你高兴啥?
大家记得我之前直播说的话吧?遇到有老外说“中国好美”“中国人好和善、好聪明”“中国的产业真棒”“中国环境太安全了”“我好爱这里,爱死这里了”,你就突然自豪感油然而生——你高兴啥?
中国不安全吗?
安全。
中国不健康吗?
健康。
中国经济不好吗?
好。
中国生活环境不好吗?
好。
中国人不友善吗?
友善。
既然这些都是客观、真实存在的,那他说“你真好”“你很友善”,这是夸奖吗?
这是他终于擦亮眼睛,看清事实了。
你应该对他的这种“认可”表示认可,而不是“我好高兴,终于有人夸我了”。
这种心态是自我矮化——你要搞清楚,只要有人夸就立刻一蹦三尺高,这是自我贬低的表现,不是自信。
自信的人,别人这么夸过来之后,会说“好好好,有眼光,对对对”,然后该干嘛干嘛去,这才叫自信的人。而不是对方一说“我爱中国”“说‘中国好’”,你就赶紧说“快点,我请你吃饭”。
心态要健康,要正常,一个中正平和的人不会这样。
没实力的时候低姿态也就罢了,有实力了还低姿态,那我们发展是为了什么?
咱们得有技巧——小伙伴注意了,要有技巧。
没实力的时候,一定要把腰杆子撑直了,知道吧?
没实力的时候,务必要撑直腰杆子。
咱们得明白一件事:这个世界、这个国际社会,是个丛林社会。
你一旦表现出“我很弱”的样子,对方不会想“算了,他穷,放过他”,而是会想“赶紧过来薅他”。
在国际领域,绝对不能示弱。
什么时候都不能示弱,你只要示弱,对方就觉得你欠了他的。
什么叫丛林法则?
这就叫丛林法则。
他们奉行的都是丛林法则。
你和国际社会打交道,得用国际社会能听懂的语言去传递信息。
他们能听懂什么?
他们能听懂“强者会扇他巴掌”,也能听懂“弱者会给他磕头”。
这就是丛林法则,他们奉行的都是丛林法则。
结果你在这客气,你一客气,他就觉得你差劲。
你以为为什么中国人在国外的时候,动不动就被人欺负?
近几年很多留学生被欺负的概率降低了,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留学生突然知道该怎么和对方相处了——别人一阴阳怪气,直接就回怼。
你只要硬气了,对方就软了。
这是什么?
这就是丛林法则下人们的交流方式。
中国人不习惯这么做,但你得适应。
中国国内不兴这一套,我们讲究谦逊,不谦逊的话,别人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像样子。
但在国际社会里,谦逊就意味着“你欠了他的”,他就会来勒索你。
千万别搞混环境。
来源:秋日书帆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