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首都莫尔兹比港,一场跨越山海的医疗合作正悄然改变着当地肿瘤防治的面貌。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王颖教授带队的短期专家组一行8人,于10月10日抵达巴新,开启为期9天的学术交流与医疗合作之旅。此次
2025年10月,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首都莫尔兹比港,一场跨越山海的医疗合作正悄然改变着当地肿瘤防治的面貌。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王颖教授带队的短期专家组一行8人,于10月10日抵达巴新,开启为期9天的学术交流与医疗合作之旅。此次出访,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口医院合作项目的重要实践,旨在深化与莫尔斯比港总医院(以下简称“莫港总院”)的务实合作,共同探索乳腺癌规范化诊治的国际协作路径。
供图
出访首日,王颖院长一行前往巴新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进行交流。双方在座谈会上观看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宣传片,全面了解了该院作为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委市共建单位,在肿瘤防治、教学科研及国际合作方面的综合实力。
巴新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Nakapi Tefuarani对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短期专家组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评价了两机构已有的合作基础。他特别指出,以乳腺癌和口腔癌为代表的恶性肿瘤是当前巴新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期待借鉴重庆在肿瘤早筛、规范治疗及多学科协作(MDT)方面的成熟经验,并提议未来在专科医师进修、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王颖院长回应道:“我们不仅希望输出技术,更希望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帮助巴新培养一支本土化、可持续的肿瘤诊疗队伍。”此次交流为双方在更广阔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专家组在莫港总院与第14批中国援巴新医疗队会合,并举行了欢迎仪式。巴新卫生部部长Elias Kapavore、莫港总院CEO Charles Paki Molumi等出席仪式。
Kapavore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巴新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力支持,感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乳腺癌防治领域提供的技术援助和物资支持,并期待此次合作能显著提升巴新肿瘤诊疗服务能力。
Paki Molumi则高度评价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推动巴新乳腺癌等重大疾病诊治能力的重要力量”,并表示将大力支持两院建立友好合作医院的建议。
仪式上,王颖院长代表医院向莫港总院赠送了题为“和衷共济”的书法作品,寓意双方同心协力、共克疾病,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此前,双方已就共建“友好医院”、推动远程病理会诊、开通国际患者绿色就诊通道等达成初步意向,合作蓝图日渐清晰。
10月11日至12日,专家组联合第14批中国援巴新医疗队,在莫尔兹比港连续举办两场乳腺疾病大型健康义诊。首场走进ELISEO集团,为当地居民及企业员工提供乳腺触诊、超声检查及健康咨询,现场发放防治宣传手册,反响热烈。不少当地女性表示,这是她们第一次接受系统的乳腺检查,对乳腺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
其后,专家组又为在巴新的华人华侨开设专场义诊,并增加了两场肿瘤彩超筛查专场,结合海外生活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让侨胞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专业守护与温暖关怀。义诊共接诊200余人次,完成超声检查150余人次,发放健康资料近百份,并成功筛查出4例疑似乳腺癌,2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为后续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10月13日,医疗合作迎来重点突破。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曾晓华教授团队主刀,在莫港总院成功完成巴新首例“乳腺癌根治性切除+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术”。
供图
去年11月,29岁的Molly Oaswoka自检时发现左乳有肿块,前往莫港总院检查,随后被确诊为“乳腺黏液癌”。因巴新当地只能做常规根治术,于是来到第14批中国援巴西医疗队队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邓永春开设的乳腺疾病专科门诊寻求治疗方法。“患者肿瘤体积较大,且位置靠近乳头乳晕复合体,传统根治术将导致明显的胸壁缺损,影响术后生活质量。患者保乳意愿强烈,传统改良根治术无法满足其需求。”邓永春医生介绍。
10月10日,曾晓华主任团队抵达巴新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考虑到患者年纪不大,对于美的需求强烈,团队综合评估她的病情,决定为其实施‘乳腺癌根治性切除+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术’。”13日上午,曾晓华主任带领邓舒婷、邓永春等专家,在为其实施了根治性切除与前哨淋巴结探查活检后,同步利用自体背部背阔肌肌皮瓣进行即刻乳房重建。手术历时6小时,过程顺利,解剖清晰,止血彻底,重建乳房形态自然、对称性良好,术中出血量少,充分展现了精细化、规范化的手术操作水平。
“技术精湛、出血量少、外形美观。”多位当地医生全程录像学习,并对团队的技术给予高度评价。“本次手术的开展对提升当地乳腺癌综合治疗能力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我们将反复观看和学习。”此次出访期间,专家组累计实施了15台次乳房再造术、改良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的演示和现场教学。
“通过本次实践与学习,不仅提升了技术,更增长了信心。”,来自莫港总院的外科医生Stanley Konjil,在2024年通过中巴新对口医院合作项目赴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进修半年,全程参与本次手术,实现了“学成归来、本土服务”的人才培养良性闭环。
今年3月,为满足当地女性对乳腺健康的需求,邓永春牵头在巴新首设了乳腺疾病专科门诊,门诊集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于一体,配备了由中国捐赠的数字化乳腺超声仪、穿刺活检设备等先进仪器。
“截至目前,专科门诊共为500余人次提供了乳腺常见疾病诊疗、乳腺癌筛查及诊治等服务。此外,医疗队还引入适合巴新国情的分级诊疗指南,并通过’理论培训+手术带教’模式,为当地培养了首批4名乳腺专科医护人员。”邓永春医生介绍。
10月16日,专家组在巴新大学成功举办《CBCS乳腺癌诊治指南更新巡讲海外行》专题讲座。活动吸引了60余名当地医护人员和医学生参加。邓永春、董娟慧、洪睿霞、邓舒婷等专家分别就乳腺癌外科治疗、病理诊断、超声诊断及流行病学防控策略作专题报告,系统分享了中国在乳腺癌多学科诊疗、精准治疗和全程管理方面的最新经验。莫港总院医生Priscilla Amof也汇报了当地口腔癌现状,促进了双向交流。此次巡讲,如同播撒下规范化诊疗的“火种”,为提升巴新肿瘤防治能力注入了强劲动力。
自2024年项目启动以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已接收7名巴新医护人员来华进修,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帮助下,莫港总院已拥有了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与显微镜匹配的数字病理相机、免疫组化试剂、一次性活检针、淋巴弹力绷带等医疗设备及用品。此次短期专家组出访,集义诊、手术、教学、学术交流于一体,是“授人以渔”理念的生动实践。随着一批专业设备的投入使用,莫港总院的诊疗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双方已就共建“友好医院”达成共识,未来合作将向宫颈癌、淋巴瘤、头颈肿瘤等领域拓展。这场跨越山海的医疗合作,正以务实的行动,共绘着中巴新两国人民肿瘤防治事业的壮丽蓝图。(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来源: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