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初被“通勤臻选”标签吸引,咬牙花12680元拿下豪爵ADX125杠箱版时,心里满是纠结:这个价位选125踏板,会不会太“冤大头”?如今骑行半年、里程突破5000公里,从日常通勤到偶尔跑山,这车的优缺点被我摸得透透的,今天就用真实体验聊聊它到底值不值得买。
#途昂Pro全境实力派#豪爵ADX125五千公里真实体验:1.26万入手,到底值不值?
当初被“通勤臻选”标签吸引,咬牙花12680元拿下豪爵ADX125杠箱版时,心里满是纠结:这个价位选125踏板,会不会太“冤大头”?如今骑行半年、里程突破5000公里,从日常通勤到偶尔跑山,这车的优缺点被我摸得透透的,今天就用真实体验聊聊它到底值不值得买。
一、30天首保惊到我:品控细节藏不住
提车后我几乎天天通勤代步,30天就跑了900公里,首保时的场景至今印象深刻。师傅把机油放出来时,我还以为没放对——机油透亮得和新油没差别,连维修师傅都打趣:“你这车还没‘开荤’呢,磨损也太小了!”
更让我意外的是本地冠君机车的服务细节:师傅用精准量杯加注750毫升机油,锁紧螺丝时特意用扭力扳手按23N.m标准操作,最后还主动把保养提示设到1000公里。单看首保的严谨度,就知道豪爵在品控和服务上没含糊。
二、五千公里无故障:安全配置真能救命
作为每天跑30公里通勤的打工人,电动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我最看重的,而ADX125这两点完全超出预期。5000公里里,它没掉过一次链子,哪怕雨天骑行、颠簸路段,也从没出现过异响或故障。
最值得夸的是博世ABS+日立TCS的安全组合,这配置在同级别125踏板里,半年前绝对是“天花板”水平,还真救过我两次:一次雨天过斑马线,车轮突然打滑,TCS瞬间介入稳住车身;另一次紧急刹车,ABS及时弹开,避免了车轮抱死。
除此之外,TFT仪表显示清晰,强光下也不反光,无钥匙启动更是日常高频使用的“真香功能”,不用掏钥匙就能点火、开座桶,比同级竞品的机械钥匙方便太多,朋友骑过一次就调侃:“你这125的配置,比我的150还豪华!”
三、通勤实用性拉满:空间设计戳中需求
作为纯纯的工具车,ADX125的实用性完全长在通勤需求上。21L的超大座桶是我最满意的点,塞进一个全盔后,还能放下雨衣、手套和充电器,再也不用额外背包;290mm的宽大踏板,偶尔买箱啤酒、带点快递,横放竖放都从容,再也不用手忙脚乱拎着东西骑行。
还有斜脚踏设计,太适合长途通勤了。以前骑别的踏板,长时间脚尖踮着,骑半小时就脚酸,而ADX125的斜脚踏能让脚自然伸展,哪怕单程20公里,也不会觉得累,这细节真的戳中了通勤党的痛点。
四、不吹不黑:这些缺点得接受
当然,这车也不是完美的,五千公里下来,两个问题比较明显。一是动力调校偏保守,6.6kW的功率日常通勤够用,但跑山时就显得“佛系”了。上次和朋友的鸿150ADV一起跑山,直线加速时被轻松超越,朋友还笑我“动力太温柔”,不过好在它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在线,颠簸路段反而能稳住节奏。
二是价格优势不再明显。半年前,ABS+TCS在125踏板里还是稀缺配置,但现在市场卷得厉害,同级竞品纷纷标配这套安全系统,甚至本田部分车型还用国产件降价,ADX125 1.26万的价格,就显得没那么有吸引力了。另外,缺少脉冲启动有点遗憾,怠速时的轻微震动,对比同价位部分车型确实差点意思。
五、最终结论:谁该买?谁慎入?
回头看,1.26万买ADX125亏了吗?我的答案是:对注重品控和安全的通勤党来说,值;但追求性价比或动力的人,慎入。
它的核心优势从来不是动力或价格,而是豪爵一贯的品控、进口件加持的可靠性,以及能救命的安全配置。5000公里下来,隔壁朋友的UFR150为了降价换用航特刹车片,而我的ADX125原厂配件依旧稳如老狗,少跑几次修车铺,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远比省几千块钱划算。
如果你的需求和我一样:每天通勤20-30公里,看重安全、可靠性和实用性,不追求极致动力,愿意为品控和细节买单,那ADX125绝对是靠谱之选;但如果预算有限,或者喜欢追求加速快感、跑山玩乐,那同价位或许有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人无完人,车亦如此。ADX125虽有小遗憾,但作为日常通勤的“靠谱伙伴”,它已经用五千公里的稳定表现,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来源:梦盼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