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虚构故事,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民间传说,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摘要:本文为虚构故事,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民间传说,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真正的光明,并非从未经历黑暗,而是深陷幽冥时,内心那盏永不熄灭的灯。
一、 智者的自信:一切尽在掌握
昆仑之巅,风雪万年。燃灯道人静立崖边,手中玉清符印流转着淡淡清光,映照着他深邃而平静的眼眸。
“副教主,赵公明太凶了!定海珠根本挡不住,广成子师伯都受伤了!”白鹤童子慌慌张张地禀报。
燃灯捻须,目光依旧望向西岐方向那片翻涌的劫云,淡然问道:“子牙如何?”
“姜师叔勉力支撑,但军心已动摇。”
“嗯。”燃灯微微颔首,“传令,紧守营盘,按兵不动。我自有主张。”
他转身走向洞府,道袍拂过积雪,未留一丝痕迹。这份超然的自信,源于他千年修持的“道”——以智循天,以算代劫。他相信,通过精妙的算计,可以最小的代价顺应天命,完成这场封神杀劫。
片刻后,他骑上梅花鹿,踏云而下,看似悠然,实则心神已与西岐气运相连。风中传来他几不可闻的低语:“定海珠……果然引动了此劫。劫数虽凶,亦有脉络可循。”
二、 冷静的代价:落宝金钱下的牺牲
西岐阵前,气氛凝重。赵公明骑黑虎,威风凛凛,二十四颗定海珠悬于头顶,五色毫光映照得阐教众仙脸色发白。
燃灯悄然出现,并未理会赵公明的叫阵,而是对焦急的姜子牙冷静分析:“子牙,此宝非凡,蕴含四海之力,不可力敌。天地万物,相生相克,其克星,乃是‘落宝金钱’。”
“可那落宝金钱在何处?”姜子牙追问。
“我已算定,机缘在武夷山。你且稳住阵脚,我去引他。”燃灯说完,策鹿转身,看似“狼狈”地引着赵公明远遁。
武夷山上,散人萧升、曹宝早已等候。萧升大喝一声,祭起落宝金钱,果然将那耀武扬威的定海珠收落!赵公明惊怒之下,一鞭将萧升打落山崖!
“萧升道友!”曹宝悲呼,扑到崖边。
燃灯此时方转身,从容接过曹宝奉上的定海珠。触手温润,力量磅礴,一切皆如算计。他看了一眼悲愤的曹宝和崖下的萧升,语气平静无波:
“曹宝道友,萧升道友为顺天应命而死,榜上有名,亦是功德。你且节哀,随我回西岐,尚有借重之处。”
曹宝看着燃灯毫无波澜的脸,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情绪,最终化为一声叹息:“……谨遵副教主法旨。”
燃灯收起定海珠,心中一定。算计无误,代价……在所难免。 他以为,大局已定,自己的“道”再次得到了印证。
三、 失控的棋局:黄河阵前的无力
然而,风暴才刚掀起。三霄娘娘为兄报仇,携混元金斗、金蛟剪下山,顷刻间布下凶名赫赫的九曲黄河阵!
阵中黑雾翻腾,风雷怒吼,煞气冲天,连日光都黯淡下去。
姜子牙忧心忡忡:“师兄,此阵凶戾,闻仲催战甚急,如之奈何?”
燃灯凝神推演,眉头首次深深蹙起,天机竟一片混沌!他强自镇定:“不过是仗法宝之利。待我派弟子入阵,探其虚实,寻其阵眼。” 他依然相信,任何阵法都有其规律可破。
他点将派兵。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一位位金仙领命入阵。
可等待他们的,不是捷报,而是接连的噩耗。
“报——慈航道人被混元金斗擒拿!”
“报——文殊广法天尊失陷阵中!”
“报——普贤真人亦遭不测!”
每一声急报,都像重锤敲在燃灯看似坚固的道心上。他持印的手微微颤抖,脸上的从容渐渐消失。
最后,连黄龙真人也陷了进去。白鹤童子仓惶来报,声音带上了哭腔:“副教主,诸位师叔伯……顶上三花……恐都被削去了!”
燃灯猛地站起,案几上的琉璃灯焰剧烈一晃!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不安与一丝……恐惧。算计,第一次彻底失灵了。 那种一切脱离掌控的感觉,让他道基微震。
“我……亲自入阵。”他声音低沉,带着前所未有的决然,甚至有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悲壮。
四、 道心的破碎:混元金斗下的忏悔
头顶琉璃灯,燃灯一步踏入黄河阵。
刹那间,天旋地转!阴风呼啸,冤魂哭嚎。琉璃灯焰明灭不定。他试图推演,却发现此地法则混乱,所有神通、算计尽皆失效!
阵心处,三霄娘娘冷然而立。碧霄冷笑:“燃灯,你竟敢自来送死!”云霄娘娘最是沉静,只将混元金斗一抛:“请宝贝现身!”
那金斗飞到空中,金光万丈,笼罩而下!燃灯只觉元神冰封,法力凝固,毫无反抗之力地被吸入斗中!
再睁眼,已重重摔在阵心泥泞里。道袍污秽,被迫跪倒在地!
“哈哈哈!”赵公明虚幻的元神畅快大笑,“燃灯!你算计我时,可想到自己会跪在此处?!”
云霄声音清冷:“副教主,你阐教视我等如草芥。如今,你这‘智者’可能自算吉凶?”
燃灯紧闭双眼,屈辱与愤怒交织。但更可怕的痛苦接踵而至——他感到顶上三花开始凋零!
第一朵花谢,千年智慧如潮水退去。他心中恐慌:“我的算计……我的推演……”
第二朵花谢,功德消散,刺骨寒意带来无尽孤独。
第三朵花谢,气运断绝,虚无感吞噬了他。他明白,在绝对力量面前,他这“执棋者”,与棋子无异。
绝望中,曹宝的身影浮现眼前。那句“合该榜上有名”言犹在耳,此刻却如冰锥刺心。他看着阵中泥泞,仿佛看到了曹宝在红水阵中化为脓血的样子,第一次发出了忏悔的低语:
“曹宝道友……若我当日,能多一分担当,少一分算计……你是否……” 话语未尽,已是无言。他的道心,出现了深深的裂痕。那赖以生存的“智”,在绝对的力量和真实的牺牲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五、 七日悟道:黑暗中守护微光
不知过了多久,圣威降临。老子与元始天尊亲至,挥手破阵。
燃灯被扶起时,脚步虚浮,面色惨白。梅花鹿蹭过来,也瘦了一圈。
“师兄,你的伤……”姜子牙关切上前。
燃灯摆摆手,声音沙哑:“无妨……这一劫,该受。” 他眼中不再是以往的掌控感,而是深深的疲惫与……一丝领悟。
他回到灵鹫山元觉洞,封闭洞府,独坐七日。
洞中幽暗,只有琉璃灯一点微光。他望着那摇曳的灯焰,回想黄河阵中的绝望。骄傲、智慧、算计,全都崩塌了。
他看着灯焰,仿佛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我算尽一切,追求那掌控全局的耀眼之光……却忘了,最重要的,或许不是光有多亮,而是在无边黑暗中,能否守住内心这点不灭的火种。”
灯焰微微跳动,仿佛回应。在这寂静中,一种新的感悟悄然滋生: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失败,而是失败后,还能守住本心,找到重新站起的力量。
七日间,旧“道”已破,但一种对“守护”和“坚持”的更深理解,开始在他心中扎根。
六、 灯芯归位:从算计到守护
七日后,洞门开启。燃灯走出,眼神已不同以往,少了锐利,多了沉静与温和。
不久,西岐遇难题:副将马善,乃是燃灯洞中琉璃灯灯芯所化,刀枪不入,连杨戬也擒不住。
姜子牙来求助:“师兄,那马善甚是古怪,照妖鉴照出他本体是一点灯焰,如何是好?”
燃灯闻言,微微一叹,眼中流露出责任与关怀:“此是我疏于看管之过。我随你去。”
来到阵前,马善正叫嚣。燃灯并未动怒,只是静静看着他,目光平和却带着一种温暖的力量。
“马善。”燃灯开口,声音不再是为了达成目的的冷静算计,而是带着一种引导和呼唤,“玩闹够了。你之本源在此,外面风大,该回家了。”
马善见到燃灯,先是一惊,随即那股桀骜之气,在燃灯那蕴含了悔悟与守护的目光下,竟渐渐消散。他看了看燃灯,又看了看那盏散发着熟悉而温暖气息的琉璃灯,低下头,身形化为一道流光,心甘情愿地回归灯芯。
燃灯对姜子牙点点头,语气温和而坚定:“此间事了。往后行事,需刚柔并济,智勇相合。” 他不再是那个只懂得以智计算的执棋者,而是懂得了担当与守护的引路人。
七、 尾声:灯火传薪,希望不灭
多年以后,封神榜定,万仙劫消。燃灯道人皈依佛门,成为燃灯古佛,过去庄严劫的引领者。
灵山圣境,莲香弥漫。有年轻比丘于佛前请教:“世尊,听闻您当年历经万劫,可知何为真正的光明,何以照亮众生迷途?”
燃灯古佛微微一笑,目光慈祥,仿佛穿越万古,又看到了黄河阵中那点不灭的微光。他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轻轻摊开手掌,一盏虚幻却温暖的琉璃灯影浮现,灯焰如豆,却散发着安定人心的光芒。
他看着那点历经劫波却愈发纯净的灯火,对众生,也像是对过去的自己,温和说道:
“孩子,真正的光明,并非从未经历过黑暗。”
“而是纵然深陷无边幽冥,跌入算计尽失的泥泞,内心始终守护着,一盏名为‘希望’的灯。”
“守护它,便是守护我们穿越一切劫波的明灯。”
灯火摇曳,温暖的光芒映照着他无比安详的面容,也仿佛照亮了每一个聆听者前行的道路。这光,不强,不烈,却蕴含着历经千劫万难后永不熄灭的力量。
来源:国学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