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男子患上口咽癌,与HPV感染有关,含泪自述:原因有点难以启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09:38 1

摘要:“医生,我都五十了,哪还会得这种病?”他眼圈红着,嗓子早已沙哑,说起话来像咽着刀子。他提到“这种病”时,语气里满是不甘和羞涩。不是因为癌症本身,而是——口咽癌与HPV感染有关。

“医生,我都五十了,哪还会得这种病?”他眼圈红着,嗓子早已沙哑,说起话来像咽着刀子。他提到“这种病”时,语气里满是不甘和羞涩。不是因为癌症本身,而是——口咽癌与HPV感染有关

这事,真的挺难启齿。很多人听到HPV,第一反应是宫颈癌,觉得离中年男性十万八千里远。但事实是,口咽癌早已悄然成为中年男性的隐秘杀手,而HPV,就是它背后的推手之一。

HPV,全名人乳头瘤病毒,种类多达200多种,其中有些是“高危型”。它们不仅与宫颈癌相关,也与头颈部肿瘤,尤其是口咽癌密切相关。我们那位50岁的患者,没有家族史,不抽烟,也不怎么喝酒。

他最不能接受的,是医生提到:可能与早年间的口腔行为相关。“我怎么也没想到,年轻时候的那些事,几十年后会变成癌。”他说完后长叹一口气,像是对自己的过去,也像是对命运的无奈。

HPV感染并不是女性专属问题。在口咽癌患者中,越来越多中年男性被发现感染了高危型HPV,尤其是HPV-16型,这一类型的病毒与口咽癌的关联最为明确。这个趋势并非个例。

多项研究显示,口咽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HPV相关病例的占比也在持续增长。

曾经,口咽癌多见于烟酒过度人群。如今,即便不抽烟、不喝酒,也可能因为HPV感染,走向这条沉重的路。HPV通过亲密接触传播,尤其是口腔行为,是被广泛忽略的一条传播路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生活方式看起来“正常”的人,也会无声中中招。更令人唏嘘的是,HPV感染初期并无明显症状。它可能潜伏多年,悄悄激发细胞癌变,等你发现,病已成形。他说,那些年的事,他也早忘了细节。

只是没想到,病毒会像一张旧账,迟早找上门来清算。他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中年男性,在查出口咽癌之后才第一次听说HPV。他们惊讶、羞愧、愤怒,却也无能为力。在中国,公众对HPV的认知依然严重偏向女性。

预防意识、筛查机制,大多集中在女性群体。而男性,尤其是中年男性,常常被边缘化,甚至被忽略。事实上,男性对HPV没有天然免疫优势,反而更容易持续感染。

研究发现,男性HPV感染后更难清除,病毒可能在体内停留更久,这也意味着,癌变的风险可能更高。

问题在于,许多男性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更没有意识到HPV疫苗对自己也有保护作用。“如果我年轻时打过疫苗,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有些失落。HPV疫苗并非女性专属。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建议,男女都应在青春期前接种疫苗,以获得最佳保护效果。然而,在现实中,社会对男性接种疫苗的接受度远远不够。一些人因为“面子”问题不愿提起,另一些则被“男人没事”的观念所误导。

这位患者的经历,其实很典型。他早年间有过多性伴侣,却从未做过HPV筛查,更别说疫苗,连听都没听过。直到喉咙反复疼痛,说话吃饭越来越困难,去医院一查,才发现是晚期口咽癌。

HPV相关口咽癌的特点之一,是早期症状极不典型。很多人以为是慢性咽炎,拖着拖着,就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他回忆说,最开始只是嗓子有点哑,没太当回事。后来连吞口水都疼,才意识到不对劲。

“那时候我想,是不是太累了,或者感冒没好。”但癌症,它不讲逻辑,也不给你太多机会。更令人担忧的是,HPV相关口咽癌在年轻男性中的比例也在升高。这说明,它不再是“老年病”,而是逐步年轻化。

社会观念的滞后,往往是疾病扩散的温床。当我们把HPV标签化为“女性才需要关心的病毒”,就等于给男性打开了无防备的大门。在一些公共讨论中,甚至还有人调侃HPV疫苗是“女生专属”,这不仅误导了公众,更让很多男性错失了预防窗口。

改变观念,比打疫苗更难,但也更紧要。我们需要的是,一次关于HPV的全民教育,不分性别,不论年龄,让每个人都知道真相。他说,他决定告诉儿子这些事。“我不想让他也像我一样,走到这一步才明白。”

这是一个父亲的反思,也是一种迟来的觉醒。HPV不是“性”的问题,而是健康的问题。羞于启齿,只会让病毒有可乘之机。让信息流动起来,才是最稳固的防线。“如果早知道,我一定会做不同的选择。”

他说完这句话后,沉默了很久。这不是悔恨,这是现实。但也正因如此,他愿意讲出来,哪怕有点难堪。因为他知道,讲出来,才有可能拯救别人。

参考资料:
[1]王洪钧,张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口咽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3,30(12):945-949.
[2]吴海燕,陈剑.男性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策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10):789-793.
[3]冯建华,王莉.头颈部肿瘤与HPV感染的关系及疫苗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24,16(4):311-316.

来源:岐黄小郎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