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3年冬,中南海。毛泽东坐在藤椅上。他面前摆着一副象棋,红黑两色棋子静静等待着厮杀的开始。
1973年冬,中南海。毛泽东坐在藤椅上。他面前摆着一副象棋,红黑两色棋子静静等待着厮杀的开始。
"主席,许司令到了。"工作人员轻声通报。
毛泽东抬起头,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笑容:"快请进来。"
许世友大步走进书房,军靴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挺直腰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主席好!"
"坐。"毛泽东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今天请你来,是想和你下盘棋。"
许世友黝黑的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他搓了搓布满老茧的大手,尴尬地笑道:"主席,您知道的,我老许就是个粗人,耍大刀还行,这下棋..."
"怎么?许大将军怕了?"
"怕?"许世友眼睛一瞪,"我许世友这辈子还不知道'怕'字怎么写!"说着便一屁股坐在了毛泽东对面。
毛泽东哈哈大笑:"好!这才是我认识的许世友!红子你先走。"
许世友盯着棋盘看了半晌,小心翼翼地推动一枚红兵向前一步。毛泽东没有立即回应,而是慢条斯理地点燃一支新烟,深深吸了一口。
"主席,该您了。"许世友提醒道。
毛泽东点点头,突然伸手拿起黑方的"将",缓缓向旁边挪了一步。
许世友瞪大了眼睛,浓眉几乎要竖起来:"主席,您...您怎么先动将了?这不合规矩啊!"
毛泽东吐出一口烟圈,意味深长地说:"年纪大了,与其费心调动别人,不如自己先迈一步。"
这句话像一记闷雷砸在许世友心头。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啪"的一个立正,许世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主席!我许世友永远是您的兵!这点请您永远放心!"
02毛泽东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来,继续下。"
许世友却没有立即坐下。他想起三天前那场让他耿耿于怀的军事会议...
"许世友!"王洪文尖细的声音在会议室回荡,"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许世友黑着脸,眼睛盯着天花板。"砰"的一声巨响,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许司令?"
许世友依旧不答。周恩来见状,不动声色地接过名单继续宣读。
会议结束后,许世友对身边的参谋说:"除了南京,我哪也不去!这是主席当年亲口对我说的!"
回忆被毛泽东的声音打断:"想什么呢?该你走了。"
许世友回过神来,发现棋盘上的局势已经大变。
"主席,我...关于调令的事..."
毛泽东摆摆手:"下棋就下棋,不谈公事。"
许世友急得额头冒汗。他又想起1937年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自己被关在延安的土牢里,等待处决。是毛泽东冒着严寒来看他,不仅带了他最爱喝的茅台,还耐心开导他,最终救了他一命。
03"世友。"毛泽东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将许世友的思绪拉回现实。
许世友低头一看,自己的"帅"已经被将死。他苦笑着摇摇头:"主席棋艺高超,我认输。"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世友啊,棋如人生。有时候看似退一步,实则是为了进两步。"
许世友浑身一震:"主席!我许世友糊涂!明天就收拾行李去广州报到!"
毛泽东连忙扶起他:"快起来!你我之间不必如此。"他拍了拍许世友宽厚的肩膀,"记住,不管在哪里,你都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离开中南海时,许世友的警卫员发现首长眼圈发红。"司令,怎么了?"
许世友深吸一口气:"没什么。去准备一下,我们要去广州了。"
"啊?那南京..."
"执行命令!"许世友厉声道,随即又轻声补充,"这是主席的指示。"
一周后,许世友带着简单的行装踏上南下的列车。月台上,新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丁盛向他敬礼送行。
列车启动的汽笛声中,许世友喃喃自语:"主席,您放心。只要我许世友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让敌人踏进祖国半步!"
远在北京的毛泽东似乎感应到了什么,他站在中南海的湖边,望着南方喃喃道:"许世友,好同志啊..."
这场看似平常的棋局,最终成为党史上的一段佳话。毛泽东用他独特的智慧,不仅化解了一场可能的冲突,更让这位桀骜不驯的虎将心服口服。而许世友也用他的行动证明,他对毛泽东的忠诚,对党的忠诚,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
来源:训得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