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大会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会在京召开。会议表彰了1290个全国“敬老文明号”和1990名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2025年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大会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会在京召开。会议表彰了1290个全国“敬老文明号”和1990名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会上,民政部介绍,坚持将弘扬孝亲敬老文化融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融入老龄政策制度体系,推动修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法律层面明确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定职责。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和设施40.6万个、床位近800万张,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更加放心、舒心。加快发展居家社区养老,将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周边、身边。各地老年助餐点日均服务300余万老年人,让老年人“暖胃又暖心”。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减轻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负担。高龄津贴等津补贴惠及4900余万老年人,社会救助和慈善帮扶老年人力度持续加大。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举办“孝老爱老购物节”等活动,拓展银发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打造旅居养老服务平台,开行银发旅游列车,举办各具特色的老年教育、文体活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
同时民政系统创新平台载体,推动孝亲敬老实践融入日常、化为风尚。推动党建引领为老志愿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协同有关部门开展“金晖行动”、巾帼志愿阳光行动等为老服务品牌活动,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各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等阵地,打造孝亲敬老文化传播场景,通过发布“孝亲敬老积分榜”、将赡养老人纳入村规民约等,引导群众自觉履行赡养义务、涵养孝亲敬老家风。出台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政策,大力发展老年志愿服务,全国注册老年志愿者5358万余人、认证服务时长16.4亿小时。推动“银龄行动”拓面升级,形成181个品牌项目,银龄志愿者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无私奉献,积极贡献“银发力量”。
下一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将以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全面建设老年友好社会,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车辉)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