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30号,吉利银河星耀6正式上市销售,官方定价在7.48万到10.58万之间,如果用户在11月30号之前下单购买,还能享受额外优惠,最低入手价格从6.88万起,再加上6000元的置换补贴,这款车看起来和市面上其他插电混动车型差不多,但吉利并没有打算卷入价格
10月30号,吉利银河星耀6正式上市销售,官方定价在7.48万到10.58万之间,如果用户在11月30号之前下单购买,还能享受额外优惠,最低入手价格从6.88万起,再加上6000元的置换补贴,这款车看起来和市面上其他插电混动车型差不多,但吉利并没有打算卷入价格战,仔细看看银河星耀6的配置就能发现,这款车真正想打的是“智能座舱加辅助驾驶”这张牌。
这款车的动力系统采用雷神AI电混2.0,搭载1.5升发动机和120千瓦电机,配备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提供60公里或125公里两种选择。参数不算突出,重点在于“AI”功能,这套系统不依赖硬件堆叠实现省油,而是通过算法调控能量分配、管理热量、优化回收逻辑。简单来说,车辆能够自己计算最省电的行驶方式,无需驾驶者费心。这一点很有新意,许多车型还在比较电池容量大小,而这套系统已经转向比拼智能程度。
座舱部分让人感觉新鲜,Flyme Auto系统搭配吉利自研的7纳米芯片,屏幕采用一大一小设计,主屏14.6英寸,仪表盘10.2英寸,最特别的是搭载的AI助手,它不像一般只能听指令的语音系统,可以和人进行多轮对话,比如用户说“我困了”,它会自动寻找附近休息点,打开车窗,播放轻音乐,实际测试显示,响应速度比市面上多数车型快1.8秒以上,这说明吉利在打磨体验方面下了功夫,而不是简单堆砌功能。
副驾储物槽藏着物理旋钮和按键,这样操作起来更踏实,不会像全触控那样让人着急,无线充电支持50W风冷快充,还配有车外扬声器,既能提醒行人注意安全,也能拿来跟朋友互动,这些设计不算什么高深技术,但都是用户每天真正用到的地方,吉利这次没有死磕参数高低,而是把心思放在车子开起来顺不顺手、用起来方不方便。
智驾系统叫做千里浩瀚H3,算力达到128TOPS,搭载多种传感器,但官方没有使用“城市NOA”或“高速NOA”这类说法,而是用“HNOA/CNOA”来指代,这不是因为技术能力不够,更多是出于避免触及政策红线的考虑。这套系统支持拨杆变道、记忆泊车和误加速抑制功能,但没有采用高精地图,因此不敢宣称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这种做法其实很明智,比亚迪之所以能推广城市NOA,是因为有高精地图作为支撑,而吉利选择更稳妥的路径,反而显得更为实际可靠。
跟比亚迪秦L、海豹06和五菱星光相比,星耀6在价格上没有太多优势,但它在使用体验上确实有一些不同之处,比如Flyme Auto系统运行起来比DiLink更流畅,副驾驶区域的交互设计也更照顾人的习惯,还有像车外扬声器这样的功能,其他几款车型基本都没有配备,五菱走的是低价路线来吸引关注,吉利把价格定在10.58万,是想看看市场对智能配置是否愿意多花钱,我觉得这场实验很有意思。
吉利选择中型车市场入手,是因为紧凑型车市场竞争太激烈,比亚迪和长安都在争夺A+级别车型的客户,而吉利走的是另一条路,瞄准那些需要购买家庭第二辆车的用户,这些用户看重车内空间、乘坐舒适度和智能功能,但并不追求豪华品牌,蔚来和小鹏还没有充分关注到这群人,吉利却抓住了这个机会,我身边就有几位这样的朋友,他们买车时不讲究品牌,只在乎车辆是否实用。
10月31日,小米SU7 Ultra发布智驾升级方案,小米和吉利的路线完全不同,小米依赖云端AI协同工作,吉利依靠车端独立运行,一个需要网络支持,一个靠芯片处理,这背后其实是两种技术路线的差异,可以看出未来汽车竞争不只关注价格,更在于谁能真正把AI技术融入车辆。
来源:winterrain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