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冰火两重天”。特朗普总统誓言要让工厂回归美国,结果却是工厂建设如火如荼,制造业岗位却在悄然流失。纽约时报记者Farah Stockman与数据可视化专家Karl Russell联手揭开了这场工业复兴背后的真实面貌——数据
美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冰火两重天”。特朗普总统誓言要让工厂回归美国,结果却是工厂建设如火如荼,制造业岗位却在悄然流失。纽约时报记者Farah Stockman与数据可视化专家Karl Russell联手揭开了这场工业复兴背后的真实面貌——数据、细节、冲突,全部摊在阳光下。
据《纽约时报》报道,过去几年,美国工厂建设一度迎来疯狂增长。新冠疫情期间,供应链大乱,拜登政府又大手笔砸钱补贴半导体和清洁能源,直接把工厂建设支出从2021年占制造业经济的3.5%,推高到2024年的8%。这个数字,创下40年来新高!UBS财富管理全球首席经济学家Paul Donovan直言,这波“美国制造”复兴,最直观的标志就是工厂建设的爆发。
但好景不长。2024年第三季度后,工厂建设支出开始下滑。原因很扎心——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几十个国家加征关税,导致进口原材料价格飙升,许多企业担心新工厂根本赚不到钱,纷纷叫停项目。ConstructConnect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Guckes透露,关税消息一出,部分企业立刻取消了工厂建设计划。但令人意外的是,随后又有一波企业重启了投资。
今年1月至9月,美国制造业设施投资高达860亿美元,主要流向高价值的半导体和制药工厂。Guckes感叹:“今年对制造业来说,绝对是个强劲年份。”
工厂建得多,岗位却在减少。美国制造业目前约有1270万人就业,虽然比疫情低谷有所回升,但整体却在“慢性流血”。最惨烈的裁员发生在半导体、汽车零部件和航空航天——这些曾被视为制造业复兴支柱的行业,如今却成了失业重灾区。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半导体行业一年内减少2.41万个岗位,汽车零部件行业流失2.39万个,航空航天也裁掉9400人。与此同时,金属结构、食品加工、水泥、制药等行业则逆势增长,新增岗位最多的金属结构行业一年涨了1.26万人。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首席执行官Thomas Derry透露,许多企业现在都在观望,既不大规模裁员,也不补充空缺岗位。“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不再回补离职员工。”大规模裁员暂时避免了,但也有例外。芯片巨头英特尔(Intel)今年拿了联邦政府数十亿美元补贴,却计划裁员2.5万人,震惊业界。
更令人唏嘘的是,特朗普政府收紧移民政策,撤销了50万海地、委内瑞拉、古巴和尼加拉瓜人的临时保护身份,导致工厂用工难上加难。7月,爱荷华州JBS猪肉加工厂就因移民身份问题,一口气解雇了200多名员工。
美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亚洲和欧洲。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数据显示,美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仅配备300台机器人,全球排名第十,甚至被斯洛文尼亚、瑞士、丹麦等小国甩在身后。中国的机器人密度高达470台,韩国更是突破1010台,稳居世界第一。
美国工厂为何不爱用机器人?原因很现实——绝大多数美国制造企业都是小型公司,买得起机器却请不起懂技术的人。工业机器人价格虽然十年间大幅下降,但对小企业来说,初始投资依然是个天文数字。更糟糕的是,即使买了机器人,也很难招到会编程、会维护的技术工人。
美国政府最近推出了新一轮税收抵免和技术培训计划,试图缩小与亚洲的差距。但能否赶上世界制造业强国,谁也不敢打包票。
福特汽车(Ford Motor)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多次警告,美国制造、维修和运输行业的生产力已经陷入停滞甚至倒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业服务等“白领”行业的生产力却在过去十年里持续增长。
什么是生产力?经济学家定义为每小时劳动创造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美国政府数据表明,制造业生产力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一直低迷。但不少专家认为,官方统计低估了产品质量提升带来的隐性增长。芝加哥大学Enghin Atalay等学者最新研究显示,美国制造业的实际生产力增长可能被低估了。
智能工厂正在悄然改变行业格局。传感器监控设备、预测故障、减少浪费,机器与工人协同作战,制造业或许正酝酿一场效率革命。但现实很残酷——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占比持续萎缩,服务业才是绝对主角。反观中国,制造业依然是经济发动机,工业产能巨大,未来竞争力不容小觑。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0年美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约15%,到2024年已跌至10%。欧盟、日本也在下滑,但中国却逆势增长,制造业占比高达30%以上。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同样面临制造业萎缩的困境。
美国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工厂建设潮能否持续?岗位流失会否加剧?机器人和智能工厂能否带来生产力突破?在全球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美国制造业的“复兴”之路,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和艰难。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全维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