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学者一作,最新Chem:新型智能纺织品问世——可同时检测、过滤并解毒有害气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9 08:06 1

摘要:近日,达特茅斯学院Katherine A. Mirica、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Ilich A. Ibarra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化学与物理过程研究所Giovanni Barcaro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铜基金属有机框架(MOF)的多功能智能纺织品。该材料不仅能

近日,达特茅斯学院Katherine A. Mirica、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Ilich A. Ibarra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化学与物理过程研究所Giovanni Barcaro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铜基金属有机框架(MOF)的多功能智能纺织品。该材料不仅能实时检测环境中极低浓度的二氧化硫(SO₂),还可高效吸附并部分将其转化为低毒硫酸盐,为空气污染治理和个人防护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相关论文以“Scalable templated fabrication of Cu-based MOF on textiles for simultaneous sensing, filtr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of SO2”为题,发表在Chem期刊,第一作者为钟卓然。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大规模生产

研究团队采用一种可扩展的模板化制备方法,将导电MOF材料(Cu₃(HHTP)₂)集成到商业聚酯纺织品上,制备面积达10×10 cm²的柔性电子纺织品(e-textile)。通过两步反应——先将铜涂层转化为氢氧化铜模板,再与有机配体(HHTP)结合生成MOF,实现了材料的高效负载(5.05 mg/cm²)和均匀导电性(0.033–0.10 S/m)。这一方法突破了传统MOF制备工艺对设备与基材的限制,为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图1.使用两步模板法制备 Cu 3 (HHTP) 2 @textile,以便同时进行SO 2 的传感、过滤和解毒

图2.MOF/纺织复合材料的表征

多功能性能:传感、过滤与解毒三合一

该MOF-纺织品展现出卓越的综合性能:

1.超灵敏检测:在干燥氮气或空气中,对SO₂的检测极限低至0.43 ppm,远超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规定的5 ppm安全阈值,可实时预警危险浓度。

图3. Cu 3 (HHTP) 2 @textile设备的化学电阻传感

2.高效吸附:MOF粉末的SO₂吸附容量达1.9 mmol/g,纺织品复合材料为0.83 mmol/g(1 bar,298 K),且在潮湿环境下吸附能力提升至0.26 mmol/g。

3.化学解毒:通过氧化还原反应,MOF将部分SO₂转化为固态硫酸盐,降低了毒性。光谱分析与计算模拟表明,此过程伴随铜离子(Cu²⁺→Cu⁺)的还原和硫酸根的形成。

图4. 材料-分析物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图5. 材料-分析物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和模拟

实际应用:智能口罩原型亮相

为验证实用性,团队将MOF-纺织品集成到KN95口罩中,制成可穿戴原型设备(图6B)。该口罩通过银导线连接传感电路,成功实现对80 ppm SO₂的三次循环检测(响应变化分别为50%、15%和14%),展示了其在个人防护装备(PPE)中的潜力。研究强调,未来需进一步评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目前MOF层设计为外置传感器以避免皮肤接触。

图6. MOF/纺织设备的吸附性能及 MOF/纺织 PPE 的演示

科学意义与未来展望

论文通讯作者、达特茅斯学院的Katherine A. Mirica教授指出,此项工作首次将导电MOF与纺织品结合,实现了气体传感与过滤的同步功能,为智能材料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还通过实验与计算揭示了MOF与SO₂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开发高效空气净化材料指明了方向。

随着电子纺织品技术的快速发展,此类多功能材料有望应用于工业安全监测、可穿戴健康设备及战场化学防护等领域。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将优化材料再生性并拓展其对其他有害气体的处理能力。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来源:饭饭小老妹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