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丨十五载工行路:三次蝶变,向新而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06:06 1

摘要:那些在人力资源部策划活动、搭建系统的日夜,那些在营销前线钻研业务、开拓市场的拼搏,每一次转身看似在离开,实则都为生命之树增添了更深广的年轮,让我的根系得以汲取更丰富的养分。

文|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投资银行中心 章晓捷

那些在人力资源部策划活动、搭建系统的日夜,那些在营销前线钻研业务、开拓市场的拼搏,每一次转身看似在离开,实则都为生命之树增添了更深广的年轮,让我的根系得以汲取更丰富的养分。

十五载春秋流转,我的工行生涯从来不是一条平铺直叙的轨迹,而是一场由“学习”点燃勇气、由“平台”托举梦想的逐光之旅。从网点客服经理的窗口服务起步,历经人力资源部的多岗位锤炼,再到如今分行投资银行中心的业务开拓,每一次转身都充满挑战,却也饱含工行这片沃土赋予的无限可能与坚实支撑。回望来路,那些深夜伏案的学习、领导悉心的点拨、部门并肩的协作,还有分行党委为员工成长搭建的每一级阶梯,都化作了我敢闯敢试的勇气源泉。

扎根一线:方寸柜台里的初心锤炼

我的工行生涯始于网点一线,担任客服经理,这段宝贵的基层经历是与客户零距离接触、锤炼服务本色的起点。那时的我,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带着需求的面孔:有老人颤巍巍递来存折询问养老钱存取,有商户急着办理对公结算赶生意,也有年轻人一脸茫然地咨询理财产品。一遍遍重复操作流程,一次次耐心解答疑问,一回回帮客户化解“卡被吞了”“钱转错了”的难题。日复一日的柜面操作、细致入微的客户答疑、纷繁复杂的问题处理,不仅扎实磨砺了我的基础业务技能,更让我深刻领悟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真谛。

记得有位阿姨因不熟悉手机银行操作流程,连续三天来网点咨询,每次我都手把手教她输密码、查余额,最后她攥着我的手说“姑娘,你比我闺女还耐心”;还有一次,一位个体户因资金周转急得满头大汗,我快速帮他办理了商户通业务,看着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连声道谢时,我忽然懂了“以客户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设身处地的共情,是解决问题的担当。这段扎根一线的日子,不仅让我掌握了业务技能,更让我读懂了“服务”二字的重量——无论岗位如何变化,服务的初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市场一线需求的感知,始终是指引我前行的明灯。

深耕人力:十二载育才路上的责任担当

从客服经理转岗来到分行人力资源部,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重要跨越。此后的十二载春秋,我的舞台聚焦于“人才”二字,因为我深知,自己受益于工行的培养,如今也想成为那个为年轻人点亮前路的人。

作为招聘团队的一员,我肩负着为分行遴选“新鲜血液”的重任。站在宣讲台上面向高校学子宣讲工行故事,描绘职业蓝图,每一次都是希望的播种;精心设计招聘流程,在简历中慧眼识珠,选拔契合之才,那份慎重与期待,令我至今难忘。新员工从“录取”到“融入”是关键一步。自2019年起,总行团委在全行开展“团聚星辰”活动,旨在增强新员工对工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帮助新员工迅速融入工行大家庭。我牵头策划了新疆分行首届“团聚星辰”——新员工入职仪式,并在此后不断更新迭代,将其打造为新员工难忘的“工行初体验”。“工银团聚”十件事,从文化浸润、技能筑基到导师结对、团队融合,全方位助力新员工温暖启程、快速融入工行大家庭。我深知入职仅是开始,在领导的支持下,我牵头制定了《新疆分行新员工导师制指导意见》,为新员工匹配经验丰富的导师,建立长效带教机制。开创“双导师制”为新员工配备业务导师和成长导师,让新员工有人管,有人带,助力新员工快速成长,不少新入行的年轻人后来跟我说“有导师带着,心里踏实多了!”2023年,我又主笔制定了《新疆分行新员工转岗积分管理办法》,并与分行金融科技部联动开发了配套的“新疆分行客服经理积分转岗系统”,将转岗标准量化、过程透明化、成长可视化,为新员工铺设清晰、公平的成长通道,加速其从“生力军”向“主力军”的转变。作为分行内训师,我累计为新员工授课30余次,每次备课都将自己的经验揉进去,把复杂的政策讲通俗,因为我想让他们少走一些我当年走过的弯路,以经验分享点燃新员工求知之火。

在分行团委兼职的七年,更是一段温暖的旅程。我们组建新媒体团队,讲好工行青年故事,策划“我与工行面对面”活动,让青年员工直接与领导交流想法;连续七年组织“工银悦读”“斜杠青年”才艺展示,看着平时埋头工作的同事们拿起吉他、走上舞台,绽放不一样的光彩,我比自己获奖还开心。我们组织的“我与工行初相见”等特色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年员工业余生活,更成为发现、储备和推荐优秀人才的重要窗口,让青年有舞台展示才华,让组织能精准识别青年潜力。我曾率队远赴拉萨参加第七季“爱目行动”,为高原儿童视力健康贡献力量;当“爱目行动”2023年落地新疆,我和团委小伙伴们积极推动并成功承办了第九季、第十季活动,让公益之光在边疆闪耀。由我策划组织的“‘团’聚星辰—童行人共成长”活动,关爱儿童村儿童,用行动传递工行温度,相关事迹获总行官微宣传转发。这些活动不仅凝聚青年爱心,更展现了工行人的社会责任。

这段深耕“选用育留”的岁月,贯穿了我十二载人力资源工作的主线。每一场精心准备的宣讲,每一次温暖的“团聚”仪式,每一份反复打磨的制度文件,每一堂倾注心血的授课,都凝结着我助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不懈努力。这背后,是分行党委和人力资源部对人才强行战略的坚定执行。

蓄力前行:学习是永远的“通行证”

在倾力投入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从未停止自我提升的步伐。我深知,惟有持续精进,才能更好地服务员工、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些年,我先后考取了人力资源序列高级、信贷A类高级、投资银行高级等行内专业资格,通过总行高专人才选拔和CFA二级考试。

在备考CFA的日子里,我每天下班后坚持看书学习,遇到难懂的知识点,就对着视频反复琢磨。有好几次想过放弃,但想到“只有自己更专业,才能更好地服务大家”,又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些学习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它们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和对新领域的适应力。

跨界拓荒:在新赛道上绽放新光芒

2024年,我转战分行投资银行中心,这是又一次归零重启。前期在人力资源部十二年锤炼的系统思维、组织策划、跨部门协作以及持续学习培养的金融专业素养,成为我快速融入新角色的“工具箱”。

刚到投行中心时,我每天抱着业务手册恶补知识,跟着部门领导跑客户、做方案,把在人力资源部练就的系统思维、组织协调能力全用上。牵头制定租赁、同业存单等业务推动办法,为团队铺设清晰的操作路径,代表分行参加总行“创价值·锻新板”投行业务劳动技能大赛,与队友合力摘得团体三等奖。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团队协作下,我们成功落地了新疆分行首笔同业存单业务——从对接客户到方案设计,再到最终落地,每一步都充满挑战。记得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提交材料,我和同事们在办公室连续熬了两个通宵,当收到业务成功的通知时,我们激动得击掌欢呼。后来,我们又在总行的支持下,落地工行系统内首单ESG顾问业务,以金融之力服务国家“双碳”目标。从政策执行者到价值创造者的身份转变,正是工行赋予员工“二次成长”的珍贵馈赠。

在沃土中扎根,于担当中绽放。十五年工行路,从客服窗口到分行大楼,从人力资源的“人才引育者”与“青年服务者”到投资银行的“价值创造者”,三度转身,每一次都是对舒适区的告别,对能力边界的拓展,更是对工行平台无限可能的印证。那些在人力资源部策划活动、搭建系统的日夜,那些在营销前线钻研业务、开拓市场的拼搏,每一次转身看似在离开,实则都为生命之树增添了更深广的年轮,让我的根系得以汲取更丰富的养分。我深信,在工行这片沃土上,只要永葆学习热情、坚守服务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必将驱动每一次职业转型,并在服务国家大局与工行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未来,我将继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迎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下一程。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