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人提他34年每天六点陪妻子晨练,也没人说他捐了两个亿修古建。
他不是演唐僧的演员,是把唐僧活成人生剧本的人。
70岁还在直播卖紫檀,有人骂他掉价,有人夸他清醒。
没人提他34年每天六点陪妻子晨练,也没人说他捐了两个亿修古建。
荧幕上的唐僧不食人间烟火,现实里的迟重瑞,连卖货都挑故宫旁的院子。
他不靠情怀吃饭,但每笔生意都沾着文化味儿。
直播间卖的不是木头,是明清匠人留下的榫卯。
卖房不是炒概念,是把CBD公寓改成了文化展陈空间。
观众刷“唐僧也带货”时,他儿子正用AR技术还原明代紫檀作坊。
有人说他该安享晚年。
可他连退休都带着使命——联合原班人马做沉浸式《重走西游路》,不是怀旧,是让年轻人走进非遗现场。
他没靠演技翻身,是靠时间熬出了厚度。
当年杨洁说“演员要沉淀”,他真沉了二十年。
沉到紫檀里,沉进博物馆,沉进北京胡同的票友圈。
没人逼他,是他自己选的路。
00后在抖音刷#唐僧总裁,弹幕里全是“原来他不是只会念经”。
60后还在嘀咕“演员就该有演员的样子”。
可谁规定,演过圣僧的人,就不能当个俗世里的实干家?
他没否认过唐僧,也没困在唐僧里。
他只是把那个慈悲的影子,照进了现实的砖瓦。
有人骂他俗,可他捐的每一分钱,都比热搜更真实。
有人夸他高,可他连直播话术都改了三遍——怕太商业,怕太矫情。
他不解释。
只在故宫修缮现场,和妻子并肩站着,看一块老木头被一点点拼回原样。
那画面,比任何台词都像唐僧。
来源:上进的柳叶Mjii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