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生过天皇权力变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02:18 1

摘要:这句话听着不刺耳,事实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从国家最高权力到现在主要做礼节和象征,这中间走过了一条很长的路,宗教、政治、史书都在这条路上出了力。要把这段历史讲清楚,不是一两句能说完,得把时间轴拉长一点,从古到近代一步步看清楚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今天的日本天皇只是个象征。

这句话听着不刺耳,事实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从国家最高权力到现在主要做礼节和象征,这中间走过了一条很长的路,宗教、政治、史书都在这条路上出了力。要把这段历史讲清楚,不是一两句能说完,得把时间轴拉长一点,从古到近代一步步看清楚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先把近代的脉络说清楚。二战后,日本在盟军的监督和影响下,宪法把天皇的地位从“主政者”变成了“象征天皇”。这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明治维新那会儿,政府把天皇推到国家中心,国家机器把“天皇是神的后裔”这样的说法大肆宣传,把神道上升为国教性质;到了昭和时期,天皇又被卷进战争动员中,权威被用来动员社会;战后,昭和天皇在1946年发表过所谓的人间宣言,明确否认他作为神的地位,随后宪法把天皇定位为“国家和国民团结的象征”。到明仁天皇要退位,皇室本身的角色已经越来越偏向礼仪和公共形象;现在德仁天皇更多是出席礼节性活动,做些公众场合的表率。这些变化,说白了,就是权力、名分和制度在不停互相换位子。

要理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得往前翻很长时间的历史。回到明治之前,尤其是镰仓时代开始,实权往往不在皇宫。镰仓幕府(1192—1333年)建立后,武家掌握了军权和行政权,皇室在实际政治中的话语权被削弱。甚至在皇位继承上,幕府也能左右一手:如果没有幕府点头,想上位基本没戏。南北朝时期更乱,朝廷内部和武家之间的拉扯让皇位更像是被拿来拼盘的筹码。像1318年后醍醐天皇登基后,想重振皇权去推翻镰仓幕府,结果反被打压、流放,这些事都说明皇位背后的权力运作有多复杂。

再往前看,皇室合法性的“神圣光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写在石头上的。日本古代的神话里有天照大神,皇室被描述为其后裔,这套说法后来被系统化、写成书,形成了“君权神授”的叙事。《古事记》(712年)和《日本书纪》(720年)把口传的传说给整理成文字,把皇室系谱一路写到传说时代。问题就在于:把几百年甚至更早的口头传说在八世纪才写成册,这本身就是后来的再造。汉字在三世纪左右通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早期日本没有成熟的文字系统,直到八世纪才有假名体系来记录日语发音。所以,把神武天皇标成公元前660年,或把血统追溯到徐福的传说,这里面掺杂了很多口传、神话和后世书写的成分,不是简单的“历史事实复写”。

看这些年头的细节,会发现一个常见套路:名号、仪式和传说比实际行政权力更耐用。日本皇室从神话时代的“现人神”到近现代的“国家象征”,名分变化慢但稳,实权却被将军、摄政、幕府、甚至上皇(退位后仍有影响力的太上皇)这样的角色一批批替代或分走。上皇制度有时候反而成了权力运作的另一个通道,后宇多上皇那种用政策和人事操作去影响继位的例子,都说明在皇权的外衣下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拉锯。

再聊点文化和文字的细节,顺便说明为什么历史可以被“改写”或“补写”。汉字传入后,日本人逐步把汉字用来记录日语,慢慢衍生出平假名、片假名。到2010年,日本的常用汉字表是2136个,法务省关于人名用字的别表还列了983个非常用汉字,加上一些专业和旧字,平时活跃的汉字大约在3000到4000之间。这说明文字在日本社会和国家认同里仍然很重要,也给史书的编纂留下了操作空间:有了文字,口述就能被固定下来,选择性记忆就可能变成官方叙述。

把时间线和制度变化拼起来,可以看到几条清楚的线索:一是宗教(神道)为皇权提供合法性,二是武家和幕府等实权集团在长期里替代了皇室的政治职能,三是明治把皇权上升为现代国家机器的核心,四是昭和时期的政治化和二战后的宪法安排把皇权再度转型为象征。每一步都有具体人物和事件支撑:花园天皇在位到1318年,后醍醐在1318—1336年间的尝试,后小松在1382—1412年间得到足利义满支持并接过传国神器,这些节点可以在史料中找到对应的记载。

说到“传国神器”,那场面也说明政治不是纸面上的东西。传国神器象征的是王位的正统性,足利义满在南北朝收回神器,是政治上取得象征权的一个动作,等于把合法性和实权拉到了一起。换句话说,谁拿到了象征性的东西,往往就比对手多了一层说服力,即便背后真正掌控行政和军权的是别人。

现在站在媒体镜头前的皇室成员,更多承担的是礼仪、外交、慈善和文化传承的职能。他们出现在公众面前,是为了维系一种延续感和国家认同感,而不再是以前那种直接操盘国家事务的人。权力的游戏早就不只是天皇一个人在玩,很多时候是制度演变、政治博弈、宗教话语和写史人的选择共同把这种模式固化下来。这样的历史,看似冷冰冰,但前面藏着很多具体的人、事、制度和小动作,每一步都有原因,也都有后果。

来源:历史家说大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