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种大蒜,一到冬季就犯难。温度越来越低,蒜苗要么长得慢,要么直接被冻得叶子发黄,甚至枯死。有人说搭拱棚管用,也有人觉得没必要浪费功夫,到底冬季给大蒜搭拱棚好不好?需要注意哪些事?今天用大白话讲清楚,都是实际种植中摸出来的经验,看完就能操作。
冬季给大蒜搭拱棚好不好?这些细节别忽略
很多人种大蒜,一到冬季就犯难。温度越来越低,蒜苗要么长得慢,要么直接被冻得叶子发黄,甚至枯死。有人说搭拱棚管用,也有人觉得没必要浪费功夫,到底冬季给大蒜搭拱棚好不好?需要注意哪些事?今天用大白话讲清楚,都是实际种植中摸出来的经验,看完就能操作。
先说说冬季给大蒜搭拱棚到底好不好。答案很明确:多数地区值得搭,尤其是北方冬季寒冷的地方,或者南方经常下霜的区域。主要有三个实际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保温防霜雪。冬季白天温度可能还行,但夜间经常降到0℃以下,大蒜苗很脆弱,一冻就会出问题。搭拱棚后,塑料膜能挡住冷空气,棚里温度比外面高3-5℃,就算夜间也不会太低,蒜苗不会被冻坏。遇到霜天或下雪天,拱棚能直接挡住霜和雪,不会让霜粘在蒜苗上,也不会让雪压坏苗,保护效果很明显。
第二个好处是保墒减浇水。冬季空气干燥,土壤里的水分蒸发得快。如果不搭拱棚,可能每隔几天就要浇水,不仅麻烦,频繁浇水还会让土壤板结,影响大蒜根系生长。搭拱棚后,水分蒸发变慢,土壤能一直保持湿润,不用频繁浇水,节省人力,大蒜根系也能长得更壮。
第三个好处是防病虫害。冬季病虫害虽然比夏天少,但不是没有。有些害虫会躲在土壤里,或者病菌会通过雨水传播。拱棚能挡住雨水,减少土壤积水,病菌就不容易滋生。同时,也能防止一些飞虫落到蒜苗上,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会降低很多。
不过搭拱棚不是随便搭就行,这些细节没做好,反而会影响大蒜生长,甚至白忙活一场。
首先是选址。必须选地势高、排水好的地方,不能选低洼处。低洼处下雨后容易积水,会泡到大蒜根系,导致烂根。还要选光照充足的地方,每天能晒到4-6小时太阳最好,大蒜生长需要光照,光照不够就长不好。
然后是材料选择。拱架用竹竿或钢管都可以。竹竿便宜,农村到处都能找到,长度根据种植宽度来,一般2-3米长就行;钢管耐用,能反复用好几年,但成本高一点。塑料膜要选厚点的,0.06-0.08毫米的农用薄膜最合适,太薄的容易被风刮破、被冻裂,太厚的透光不好,影响蒜苗光合作用。还要准备压膜绳或土块,用来固定薄膜。
搭建方法也有讲究。先把大蒜地整理平整,没有大土块。然后把拱架插入土壤,两端各插15-20厘米深,这样才牢固,不会被风吹倒。拱架之间的间距保持50-60厘米,太密了浪费材料,太疏的话薄膜容易塌下来贴到蒜苗上。插好拱架后,把塑料膜铺在上面,拉平,不能有褶皱。
覆膜固定不能马虎。薄膜铺好后,四周要用土块压实,或者用压膜绳拉紧固定在拱架上,防止风吹开。如果当地冬季风大,还可以在拱架中间加几道压膜绳,从中间拉到两端,固定得更牢,避免薄膜被风刮破。
后期管理是关键,主要注意四点。一是通风,晴天中午温度高,棚里温度会超过20℃,这时必须通风,不然大蒜会徒长,苗长得细弱,后期容易倒伏。通风方法很简单,把棚的一端或两端的薄膜掀开10-20厘米,让空气流通,下午温度降下来后再把薄膜盖好。二是浇水,土壤表面发白、干燥时再浇水,浇水要选晴天中午,用小水慢浇,不能大水漫灌,浇完后及时通风,让棚里湿度降下来,防止病菌滋生。三是施肥,冬季大蒜生长慢,不需要多施肥,如果苗长得弱,可以在浇水时加少量氮肥,每亩地10-15公斤就行,不能多施,不然会烧根。四是除雪,遇到下雪天气,雪停后要及时清理棚上的雪,不然雪太厚会压塌拱架,压坏薄膜和蒜苗。清理时用长杆子轻轻敲打薄膜,让雪掉下来,别用力拉薄膜,避免撕破。
最后总结一下,冬季给大蒜搭拱棚到底值不值?如果当地冬季温度经常在0℃以下,或者经常下霜下雪,搭拱棚肯定管用,能保护大蒜不被冻坏,还能让大蒜正常生长。如果当地冬季温度不算太低,很少有霜雪,也可以不搭。但不管搭不搭,种植大蒜的核心就是把该注意的细节做到位。
其实种大蒜没有复杂的技巧,不用搞那些花哨的操作,只要根据当地气候,把保温、浇水、通风这些基础事做好,大蒜就能长得壮,来年收成也不会差。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起来,转给身边种大蒜的朋友,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在评论区问。
来源:星月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