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文玩直播间三大套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4:14 1

摘要:最近我也喜欢看某直播间免费给客户鉴定,其中有个大姐几万买的和田玉让主播鉴定才几千块钱,当时大姐都愣了,问的主播一头汗水,估计这个大姐以后再也不买珠宝了,怎么说呢?鉴定真假可以为啥还有给消费者估价呢?显得你专业吗?还是你卖的珠宝更便宜呢?本以为欢天喜地的让你看看

最近我也喜欢看某直播间免费给客户鉴定,其中有个大姐几万买的和田玉让主播鉴定才几千块钱,当时大姐都愣了,问的主播一头汗水,估计这个大姐以后再也不买珠宝了,怎么说呢?鉴定真假可以为啥还有给消费者估价呢?显得你专业吗?还是你卖的珠宝更便宜呢?本以为欢天喜地的让你看看品质如何,你当头一棒,让我如何能接受呢?

某音,某手等平台,各类文玩直播间总能看到“专家免费鉴宝”“名人同款秒杀”“白菜价捡漏名贵玉石”的宣传。文玩圈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套路丛生,不少新手玩家抱着收藏增值的心态入局,最终却沦为不良商家的“收割对象”。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这些看似诱人的福利背后,藏着精心秘密。

套路一:免费鉴定吸粉,转头卖假敛财

“连麦视频免费鉴定和田玉、翡翠,专业老师一对一指导”——这类直播间总能吸引大量文玩爱好者驻足。主播打着“公益鉴宝”的旗号,耐心解答疑问,实则抓住新手玩家对藏品真伪存疑、渴望专业指导的心理,一步步完成吸粉闭环。鉴定结束后,主播总会以“后续提供精准估价”“专属藏品推荐”为由,诱导观众添加微信或关注直播间,积累大量潜在客户。

等粉丝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这些“专家”便露出真面目,开始直播卖货变现,收割粉丝的韭菜。柴怼怼就是经典的案例,碰瓷打假吸粉,成本仅30-500的玉石,自己在直播间翻好几十倍,最后遭受消费者举报,现场搜出大量伪劣玉石,假鉴定证书,涉及金额数百万元,夫妇二人先后被刑事拘留并逮捕,罪名是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套路二:名人背书造势,真假混卖溢价

“大师落款”“机构认证”“名人同款”——这些标签成为文玩直播间抬高价格的利器。在文玩圈,名家出品的作品确实价值不菲,如真正的名家橄榄核雕耗时数月,价格过万也合理,但市场上99%的“名家款”都是仿冒品。不良商家抓住消费者崇拜名家的心理,将学徒代工甚至机器雕刻的普通制品,刻上大师落款后价格翻10倍售卖,核雕人物面部模糊、线条粗糙,紫砂壶落款与真品毫无关联,却依旧能忽悠新手下单。

部分直播间还会借助机构背书造势,宣称产品经过权威认证,实则是真假混卖,所谓“机构同款”不过是工厂批量生产的科技货。主播通过夸大藏品稀缺性、编造名人收藏故事,配合“限时秒杀”“手慢无”的话术,让消费者在冲动中支付高价,买到的却是毫无收藏价值的仿制品。

套路三:低价陷阱诱惑,假货证书齐上阵

“0.99元抢天然翡翠”“3元购足金工艺品”——这类超低价文玩在电商平台屡见不鲜,号称“亏本放漏”“福利回馈”,实则是赤裸裸的骗局。名贵珠宝玉石不可能以白菜价出售,这些低价商品大多是成本0.2元左右的合成品、染色品,经化学处理后不仅毫无收藏价值,长期佩戴对身体不好,买家需谨慎。

为让骗局更具迷惑性,商家还会附上伪造的鉴定证书,证书要么未标注检测方法、仪器型号,要么检验结论与商品宣传不一致,查询时根本找不到相关检测记录。更隐蔽的是,商家会玩文字游戏,将“和田玉”改为“和田钰”,将“镀金”宣传为“足金”,一旦被投诉便以“证书已说明是工艺品”搪塞。当消费者发现问题想要维权时,往往会遇到商品链接失效、店铺改头换面甚至注销的情况,个人信息还可能被泄露,遭遇后续诈骗。

文玩收藏本是修身养性的爱好,却被不良商家异化为敛财工具。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直播间的各类诱惑,务必保持理性:不轻易相信免费鉴定,不随意添加陌生微信、转账汇款;购买名家作品需核实渠道资质,掌握基础鉴别知识,不盲目迷信落款;远离超低价名贵文玩,正规鉴定证书需标注完整检测信息,可通过权威平台查询核实。

文玩圈的核心价值在于材质的稀缺性与工艺的精湛性,一分钱一分货是永恒的真理。唯有擦亮双眼、拒绝诱惑,才能在收藏路上避开陷阱,真正感受文玩的魅力。

来源:書香十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