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一点,书房的眼控仪还亮着淡蓝色的光。这束光下,47岁的蔡磊正用全身唯一能动的眼球敲着键盘,直到午夜。10月27日曝光的近况里,这位京东前副总裁的处境让人揪心。
凌晨一点,书房的眼控仪还亮着淡蓝色的光。这束光下,47岁的蔡磊正用全身唯一能动的眼球敲着键盘,直到午夜。10月27日曝光的近况里,这位京东前副总裁的处境让人揪心。
他已进入渐冻症晚期,说话、吞咽、移动能力全没了,每天得三人搀扶才能起身。喝水要靠针管注入加了增稠剂的液体,连一口痰液都可能引发窒息。
每两小时就得躺下拍打身体,没有肌肉缓冲的痛感像电流窜遍全身,助理说他盯着屏幕的眼神从没松过。
这场和绝症的缠斗,蔡磊已经扛了六年。2019年9月确诊时,医生给他判了死刑:这种五大绝症之首的病,平均生存期仅2到5年,病因不明,治愈率为0。
但这位曾推动电子发票普及的企业家,只撂下一句话:宁可战死,绝不屈辱等死。 确诊那天,蔡磊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夜,出来就定了方向:为所有患者找希望。而要做事,先得有钱,他把企业家的造血本事用在了公益上。
他开了破冰驿站直播间,几乎每天一场带货不停;自传《相信》的版税也全投进去。9月25日他在社交平台说,过去20个月已资助科研超5000万元,2024年初还一次性捐了1亿元。
直播团队成员透露,他常说带货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让科研的灯不熄灭。 这些钱没有白费,蔡磊早已为科研铺好了路。2020年起,他牵头建了渐愈互助之家平台,现在已经链接超1.5万名患者。
患者自主上传的病情信息,成了中国第一个渐冻症病理科研基因样本库的基石。一位医学专家坦言,以前连完整病例都凑不齐,现在样本库成了科研的弹药库。 科研战场上,他的执行力更是惊人。
截至2025年6月,他推动的10条药物管线里,已有一款针对特定基因型的药物进入一期临床。让人动容的是,得知这药能帮20多岁的病友控制病情,却对自己无效时,他用眼控仪打出:无比开心,这就是拼搏的意义。
蔡磊早把自己当成了最后一颗子弹。更早前就签了遗体捐赠协议,说走了也要为研究做贡献。今年5月他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用眼控仪写下的感言里说,这是对千万罕见病患者的关怀。
硬汉也有柔软时刻。5月的报道里,儿子小菜籽扑进他怀里,他用眼控仪问围棋水平高不高,镜头里的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10月27日病情曝光后,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截至28日晚阅读量突破2.3亿。
网友说他是在替所有人向命运宣战,这话没夸张。以前很多人从没听过渐冻症,患者们在科研匮乏里孤立无援。而蔡磊用自己的名气和行动力,把这个小众群体推到公众面前,加速了科研、聚起了资金、引来关注,这份破冰比药物研发更有意义。
他在社交平台写过一句话:不是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才有希望。这句话成了很多人面对困境的精神坐标。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燃烧的亮度。蔡磊用全身瘫痪的躯体,点燃了罕见病科研的火种。
这束光里,藏着勇气与善良最珍贵的模样。 若你觉得这样的叙事节奏合适,我还能补充整理蔡磊抗渐冻症的关键时间线,把六年征途按时间轴清晰呈现,方便读者快速梳理核心节点。
来源:成倚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