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猛将史万岁,为部下请功顶撞皇帝,岂料被当场活活打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23:20 1

摘要:一个胡子拉碴、满身风尘的老将军刚从前线回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梗着脖子跟皇帝杨坚顶上了。

一个名字喊出来像皇帝的人,最后却死得连个囚犯都不如。

公元600年,大隋朝的京城大兴,金殿之上,空气冷得能结成冰。

一个胡子拉碴、满身风尘的老将军刚从前线回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梗着脖子跟皇帝杨坚顶上了。

他不是来报功的,是来为手底下那帮出生入死的弟兄们要个说法的。

他说得脸红脖子粗,唾沫星子都快溅到龙椅上了。

御座上的杨坚,那张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眼睛里头,已经起了杀心。

他没多废话,一个眼神递过去,两边的卫士就跟饿狼见了肉一样扑了上去。

就这么着,这位刚刚把突厥人打得满地找牙的大将军,没折在敌人的弯刀下,反倒是在自己效忠的朝堂上,被自己人当场给活活打死了。

这人叫史万岁。

这名字,真是起的又响又硬。

可他的命,却软得像块泥。

他这辈子,好像只点亮了一个技能点,那就是打仗。

至于怎么跟人打交道,尤其是怎么跟皇帝打交道,他一窍不通。

所以,他的死,不是偶然,是注定的。

咱们把时间往前倒几十年。

公元564年,那时候天下还是北周和北齐掰手腕。

一场叫邙山之战的大仗打得天昏地暗。

史万岁那年才十五岁,跟着他爹史静上战场见世面。

战场那地方,刀枪无眼,血肉横飞,换个半大孩子,早吓尿了。

可史万岁不一样,他贼冷静,东瞅瞅西看看,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看着看着,他就看出不对劲了。

两边打得正热闹,他却发现自家军队的旗子和鼓点乱了套。

书上就五个字,“旗鼓正相望”,外行看热闹,但在史万岁这种天生吃这碗饭的人眼里,这就是指挥系统瘫痪,马上要崩盘的信号。

他跟他爹说:“爹,不行,咱们要输了,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跑路。”

他爹史静也是个老军伍,一开始还半信半疑,哪有仗打一半就说输的。

但看着儿子那认真的样儿,最后还是咬牙信了。

爷俩前脚刚溜,后脚北周大军就兵败如山倒,跑得慢的全成了俘虏。

这一回,史万岁靠着他那近乎神棍的直觉,救了自己和老爹的命。

从那天起,他爹史静才算真正认识了这个儿子,觉得这小子将来不得了。

时间快进到公元580年,这时候杨坚还是北周的丞相,还没当皇帝。

相州总管尉迟炯不服他,拉起队伍造反,这一下就把天下拖进了内战。

这是决定杨坚能不能上位的关键一仗。

史万岁就在杨坚的队伍里。

仗打到最紧要的关头,自己这边快撑不住了,史万岁嗷一嗓子,一个人一匹马就冲进了敌阵里头,左冲右突,硬是把敌人的阵脚给搅乱了。

他这么一玩命,后面的兄弟们也跟着来劲了,士气一下就给顶了回来,硬生生把一场败仗打成了胜仗。

这一战,给杨坚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仗打完,史万岁直接被提拔成了上大将军,算是坐着火箭往上蹿了。

可是,人呐,爬得太快,根基就不稳。

杨坚当了皇帝,改国号叫隋,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收拾前朝那些老家伙。

特别是像尔朱家这种,门生故吏一大堆,势力盘根错节的,是新皇帝心里的刺。

这时候,聪明人都躲得远远的,生怕沾上一点关系。

史万岁偏偏就不。

他可能觉得,自己跟尔朱绩就是一块儿扛过枪、喝过酒的交情,扯不上什么谋反。

但在皇帝眼里,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你站哪边。

就因为这“牵连”,史万岁一夜之间从云彩上头掉了下来,直接被扒光了所有官职,发配到八竿子打不着的敦煌,当一个守边疆的小兵。

这落差太大了。

在敦煌那地方,以前的上大将军,现在成了个小小的戍主(差不多就是个班长)都能随便吆五喝六、指着鼻子骂的对象。

史万岁的人生,第一次尝到了从天上掉进粪坑里的滋味。

他想活下去,想活得有点人样,就得靠自己。

他没闹,也没颓,他拿起了自己最拿手的东西:本事。

找了个机会,他给那个看不起他的戍主露了一手骑马射箭的绝活。

箭无虚发,百步穿杨。

在军营这种地方,实力就是最好的名片。

那戍主一看,服了,从此俩人成了朋友,没事就一块儿骑着马跑到突厥人的地盘上溜达几百里,搞得边境上的胡人都知道敦煌有个狠人。

史万岁在鸟不拉屎的沙漠里,硬是靠拳头给自己挣回了尊严。

老天爷饿不死手艺人。

公元583年,隋朝下定决心要跟突厥人干一仗。

秦州总管窦荣定带兵出征,结果在沙漠里迷了路,断了水,士兵们渴得只能杀马喝血,眼瞅着就要全军覆没。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敦煌戍卒”史万岁,自己找上了主帅窦荣定,说,给我个机会,让我戴罪立功。

窦荣定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知道这是个人才。

他决定赌一把。

面对气势汹汹的突厥阿波可汗,窦荣定派人送了封信,话说得挺绝:“两边死那么多人干啥?

不如咱们各派一个猛男出来单挑,谁赢了听谁的。”

这招叫斗将,看着挺原始,其实是攻心计。

阿波可汗一听,觉得这是瞧不起我突厥无人,当场就应了,派出了自己手下最能打的勇士。

两军阵前,几万双眼睛都盯着场子中间。

隋朝这边,走出来的就是那个穿着破旧盔甲,但眼神像刀子一样的“小兵”史万岁。

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过招。

就一个照面,史万岁催马冲过去,手里的刀光一闪,对方那勇士的脑袋已经飞到半空中了。

整个过程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

突厥那边全傻眼了。

阿波可汗更是吓得魂都飞了,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手下的第一勇士,怎么就跟个西瓜一样被切了。

他脑子里就一个字:跑!

这一刀,不光砍了敌人的脑袋,也砍断了史万岁过去所有的屈辱。

他用最炸裂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王者归来。

这一仗打完,他官复原职,又回到了隋朝军队的权力中心。

接下来的十几年,他南征北战,打遍天下无敌手,官一直做到柱国、大将军。

他的名号成了敌人的噩梦,后来他再去打突厥,对方一听说来的是当年那个“敦煌戍卒”,吓得仗都不敢打,连夜卷铺盖跑了。

如果故事到这儿就完了,那是个完美的逆袭剧本。

可惜,他骨子里的东西,注定了他没法善终。

他是个纯粹的军人,但在官场这个复杂的棋盘上,他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他太傲了,把同事都得罪光了。

他打仗是把好手,所以打心眼儿里瞧不起那些靠耍嘴皮子、搞关系上位的,比如当时权倾朝野的杨素。

他不屑于跟这些人来往,结果就是把自己搞成了孤家寡人,朝堂上没一个帮他说话的。

第二,他太糙了,把读书人也给得罪了。

有一回他带兵去南方平叛,路过一个地方,看到个纪念诸葛亮的石碑。

他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嫌它碍事,随手就给推倒了。

在那个年代,诸葛亮是文人心里的神,是智慧和忠义的代表。

史万岁这一推,等于公开打了所有读书人的脸,彻底断了自己在文官集团里的路。

第三,也是最要命的,他太直了,一脚踩进了政治的雷区。

开皇十九年,隋文帝杨坚废了太子杨勇,改立杨广。

这是当时朝廷里最敏感、最要命的事,谁沾上谁死,大伙儿都跟哑巴一样。

史万岁偏偏在这时候,公开跑去安慰被废的太子杨勇,还挺同情他。

他可能觉得这是君臣之义,但在皇帝和新太子眼里,你这就是站队,是心里有鬼。

这几件事一叠加,他在朝廷里就彻底没活路了。

武将那边,嫉妒他功劳大;文官那边,鄙视他没文化;皇帝那边,怀疑他有二心。

所以,当他最后一次从前线回来,在大殿上为了手下弟兄的赏赐跟杨坚吵起来的时候,他所有的“罪状”都被翻了出来。

他的死对头杨素,只需要在旁边阴阳怪气地添把火,说他去见过废太子,就足以让杨坚心里那点猜忌彻底爆发。

一个为士兵请功的忠勇行为,在皇帝眼里成了“耍心眼要挟功劳”;一点捕风捉影的交往,被坐实成了“图谋不轨”。

杨坚最后给他定的罪名是八个字:“怀诈要功,便是国贼。”

于是,这位给大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战神,就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屈辱地死在了他用命去保卫的朝堂之上。

史万岁死后没多久,杨坚就后悔了,但这后悔,换不回一个人的命。

后来,唐朝和宋朝的皇帝都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将才,把他请进了历代名将的“名人堂”——武庙,跟关羽、岳飞这些人摆在了一起。

来源:夜聊故事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