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玉石直播间里的“源头放漏”,实际上是精心设计的“杀猪盘”?揭秘直播带货背后从货源到剧本的全套产业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22:29 1

摘要:石英石喷上绿漆,在灯光照射下瞬间变成“高端翡翠”,直播间里慷慨的“货主”与激动的“粉丝”默契配合,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正悄然上演。

石英石喷上绿漆,在灯光照射下瞬间变成“高端翡翠”,直播间里慷慨的“货主”与激动的“粉丝”默契配合,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正悄然上演。

“免费赠送翡翠原石,开出翡翠还能换钱!”河南荥阳的孙先生在某短剧App上看到这则广告时,并未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场精心策划的剧本中的主角。

他点击广告后,客服热情地引导他进入一个隐蔽的直播间,这里每晚都在上演着“一刀穷,一刀富”的赌石盛宴。

在连续几天观看并领取多块免费“福利料”后,孙先生终于没能抵挡住诱惑,第一次投入98元参与“品质料”购买,并成功获得186元返现。

利益的种子一旦发芽,便会迅速生长。当他看到其他“粉丝”因赌石获得数万元分红时,终于放下戒备,投入了3000多元,结果却血本无归。

01 直播骗局,免费诱惑背后的陷阱

“粉丝们,今天货主心情好,再放三块福利料!”直播间里,主播声嘶力竭地喊叫着,背景板上密密麻麻地贴着写有粉丝名字的标签。

不远处的桌子上,堆满了用红色胶带包裹的小石头,它们即将被当作“翡翠原石”免费送给幸运观众。

这些看似大方的免费赠送,实则是诈骗团伙抛出的诱饵。犯罪嫌疑人吴某事后交代,“免费送翡翠原石”仅仅是他们引流的一种方式。

直播中那个看似慷慨的“货主”,其实是由团伙成员扮演的,整个剧情都是经过精心排练的表演。

更令人震惊的是,直播间里展示的那些在灯光下泛着翠绿的“翡翠原石”,实际上只是普通的石英石。

诈骗团伙在石头表面喷涂了掺有黑色和绿色的成品漆,再通过特殊的灯光照射,切面就会呈现出类似翡翠的绿色。

免费的午餐往往是最昂贵的。孙先生最初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领取免费石头,但当他看到不断有“粉丝”开出翡翠并获得高额回报时,终于忍不住投入资金,从围观者变成了受害者。

02 全链运作,隐藏在灯光后的产业链

玉石直播骗局背后,是一条分工明确的灰色产业链。从引流、剧本、道具到资金结算,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

在引流环节,诈骗团伙通过在各大平台投放“免费玉石鉴定”或“赠送翡翠原石”的广告,吸引潜在受害者。

一旦有人点击,客服便会引导他们进入隐蔽的直播间,这些直播间通常不在大众熟悉的直播平台,需要客服单独发送链接才能进入。

剧本是骗局的核心。2024年底被荥阳警方抓获的诈骗团伙,甚至在开播前会进行严格排练,具体到肢体动作和表情的管控。

他们有五大表演“要领”,每一步都在直播中得到生动体现,让被害人深信不疑。

水军是制造热络氛围的关键。在一个有一到两百人的直播间里,真正的被害人可能只有二三十人,其余都是冒充粉丝烘托气氛的水军。

这些水军会不断发送“开出来了”、“又赚了”等弹幕,刺激真实用户参与。

道具作假更是登峰造极。警方调查发现,直播间里展示的所谓“翡翠原石”,都是诈骗团伙从市场上购买的普通石英石,表面喷涂了绿漆。

而被害人最终收到的“翡翠”饰品,实际上只是树脂或塑料制品。

03 监管出击,行业规范正加速形成

面对直播电商行业的乱象,监管部门已经行动起来。2025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在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已进入法制审查,近期将正式出台。

同时,《直播电商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规范》两项国家标准也在加快起草。

这些新规标志着直播电商行业将告别粗放发展,迈入规范化治理新阶段。

各地政府也积极跟进,广州市发布了全国首个直播电商地方标准,并出台了广东省首个地方性规范经营指引清单。

这份清单围绕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商家四类主体,梳理了28个事项、132条“避坑指南”,为行业提供了明确规范。

监管的强化直接反映在数据上。据市场监管部门统计,2024年12315平台接收的直播带货投诉举报达40.2万件,同比增长19.3%。

这一方面反映了直播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

04 平台自律,从数据焦虑到品质竞争

在监管不断加强的同时,平台自律也在悄然发生。过去,直播电商行业“数据焦虑”严重,平台推荐机制过度依赖流量和销量数据。

为获得更多流量和坑位费,不少商家和主播不惜伪造数据,制造“热销”假象,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直播电商相关企业超37.3万家。

其中,广东省直播电商相关企业数量位居首位,以超过5.5万余家的相关企业数量,占全国的14.94%。

这些数字背后,是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转变正在发生。一些平台开始调整推荐算法,降低销量权重的同时,增加商品质量、用户评价和商家服务水平的权重。

从单纯的流量竞争,逐步转向产品质量、内容创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

政策的引导也为行业转型指明了方向。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同时强调要健全品质电商标准体系,引导电商平台推出品质商家培育举措。

05 消费觉醒,从冲动围观到理性判断

面对层出不穷的直播骗局,消费者也在经历一场认知觉醒。从最初被各种营销话术所迷惑,到逐渐认清套路,变得更加理性。

许多消费者开始意识到,直播间里那些“抢购一空”的景象可能只是表演。近日,某直播平台美妆主播推销“限量”粉底液,营造抢购氛围,宣称“已抢空”。

但次日网友发现该商品仍在售且库存充足。

识破骗局的关键在于认清“天上不会掉馅饼”。警方提醒,赌石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为,网络原石交易套路很深,切勿相信所谓“现买现切”、“免费送原石”等套路。

消费者应保持理性,远离那些宣称“零风险高回报”的投资。

事实上,正规的玉石交易具有很强的专业壁垒,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专业知识。

而直播间里那些看似简单的“一刀富”,不过是利用人们侥幸心理的骗局。正如一位受害者所说,“我也知道这可能是个骗局,但就是想试一下”。

这种侥幸心理,正是诈骗团伙能够得逞的关键。

市场监管总局透露,《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已进入法制审查,近期将正式出台。同时,广州市已发布全国首个直播电商地方标准,针对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和商家四类主体,列出了132条“避坑指南”。

这些措施如同为直播电商这片狂野的西部划定了边界,引导其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有序。

监管的底线正在清晰,平台的规则正在完善,消费者的认知也在提升。那些依靠骗术生存的直播间,终将失去立足之地。

来源:摩登小站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