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就在刚刚!俄罗斯外交部明确表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22:13 1

摘要:10月2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莫斯科“打假防骗对话3.0”国际论坛上明确表态,西方世界是假新闻的主要制造者,也是传播虚假信息体系的发明者,更是信息战的幕后主导者。

10月2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莫斯科“打假防骗对话3.0”国际论坛上明确表态,西方世界是假新闻的主要制造者,也是传播虚假信息体系的发明者,更是信息战的幕后主导者。

这场论坛由俄罗斯“区域对话”非商业组织与塔斯社等机构联合举办,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国专家参会,核心议题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现实挑战。

扎哈罗娃在论坛上批评西方滥用信息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她提到,假新闻已成为当代的一种“流行病”,而西方就是这一现象的主要源头。

虚假信息不再是零散谣言,而是有组织的宣传手段。荷兰一家报纸曾声称“俄罗斯即将进攻”,甚至称荷兰要出台法律征用土地用于军事,而俄罗斯与荷兰并无物理边界。

这种系统性虚假宣传,和20世纪30年代纳粹、法西斯的宣传方式一致。信息战已超出政治范畴,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新型博弈工具。

美俄原本计划的接触,因部分媒体的匿名消息、虚假信息及泄密而中断。大国关系因虚假信息介入,变得更加复杂。

扎哈罗娃还指出,部分西方国家正将人工智能用作影响他人思想的工具,试图通过AI固化国家间的不平等,剥夺他国数字主权。

数智时代,虚假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迷惑性更强。AI可生成“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假视频,编造“核电站泄漏”的假新闻,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削弱公众信任。

深度伪造技术让虚假信息更难识别。别有用心者能用AI制作逼真的假视频、假音频,捏造不存在的“新闻事件”,普通民众难以分辨真假。

人工智能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如今却被部分国家当作信息战的武器。

西方媒体操控舆论有固定模式。针对中国,他们编造新疆“强迫劳动”等谎言,用“阴间滤镜”处理画面,对同类事件采取双重标准。

西方媒体通过操控“流行知识”和“公众舆论”,影响全球受众对事件的认知。每天全球发生大量事件,只有少数被报道为新闻,在此基础上形成被操控的“流行知识”,最终引导出特定的“公众舆论”。

新闻的核心是真实,坚持实事求是是抵制虚假新闻的根本。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采访,才能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事情真相。

虚假新闻在数字时代,不仅损害个人名誉,还会引发社会恐慌、造成经济损失。部分西方国家正试图借助AI固化国家间的不平等,这一点值得警惕。

来源:想去大海看看

相关推荐